PICC置管的维护及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PICC置管的维护及护理效果分析

梁晓霞

梁晓霞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管)置管维护及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80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准备得分(48.56±1.58)分、导管维护得分(49.60±0.03)分;对照组护理前准备得分(32.06±1.76)分、导管维护得分(36.71±2.89)分。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患者的PICC置管期间,加强对管道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重要的支持。

【关键词】PICC置管;维护;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72-01

PICC置管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救当中,能够为静脉输液、化疗用药提供支持,能够长期置管,减轻或避免血管损伤,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但是在PICC置管期间,存在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感染、导管阻塞或脱管的风险,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为了帮助PICC置管患者更加快速、良好的恢复健康,需要给予其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加强对PICC置管的维护[1]。本研究以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管道维护及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80例患者,以上患者分别接受优质护理干预(40例)和常规护理干预(40例),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17,最高龄75岁,最低龄24岁,平均年龄(42.2±4.6)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1/19,最高龄77岁,最低龄27岁,平均年龄(44.1±4.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病情监护为主。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着重加强对PICC置管的维护,具体措施如下:

(1)PICC置管前的准备:做好PICC置管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患者是否存在PICC置换的禁忌症。选择合适的穿刺导管型号,确定穿刺点,并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于表浅外周静脉穿刺,并妥善予以固定。输液前,需要在导管中注入20ml生理盐水,使用注射器回抽,确认导管通畅后,使用肝素稀释液进行冲管,然后行留置针正压封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输液药物的性质、浓度进行全面的了解。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详细介绍PICC置管方法,具体讲解其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该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问询患者的感受和想法,了解其情绪和精神状态。针对患者担忧和顾虑的问题,认真予以解答,积极进行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

(2)PICC导管维护: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并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更换松动、脱落以及被污染的敷贴。对于红肿、疼痛和渗血等情况,可采用75~95%酒精进行热湿敷处理,缓解患者的症状。注意保护PICC导管,避免其受压、断裂和脱落,限制其穿刺侧肢体活动。患者应避免大幅度的剧烈运动,日常活动时需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对于PICC导管的断裂、破裂情况,则需要理解检查断裂部位,及时取出体外,并更换新的导管。如果导管破裂严重,则需要在取出导管后,重新进行置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护理质量评分,由护士长评分,共100分,包括置管前准备评分,及导管维护评分2项指标,每项指标各50分,得分与护理质量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准备得分(48.56±1.58)分、导管维护得分(49.60±0.03)分;对照组护理前准备得分(32.06±1.76)分、导管维护得分(36.71±2.89)分。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为了长期、持续、安全的进行静脉输液治疗,PICC置管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利用PICC置管建立静脉通道,可以避免多次、反复的穿刺,减少血管损伤。在高渗药物、高浓度药物的静脉输液治疗当中,采用PICC置管,能够利用上腔静脉血流量的特点,对药物起到冲释的作用,降低药物浓度。同时起到降低液体渗透压的作用,减轻药液的刺激性,进而对静脉血管形成保护,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在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中,PICC置管的优势作用显著,但同样不能忽视置管期间的安全风险。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导管堵塞、断裂和脱落等情况的发生,会对静脉输液治疗过程造成干扰和妨碍,同时容易引发多种风险,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这就加强对PICC导管的维护,保证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顺利的进行。警惕相关PICC置管风险的发生,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防控其危险因素。选择组织相容性良好的聚胺酯材料PICC导管,选择合适的型号。置管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加强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加强对感染因素的控制。在PICC置管期间,患者穿刺侧肢体不宜大幅活动,避免对导管形成牵拉作用。该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风险因素对于PICC置管的妨碍,提高PICC置管护理质量,更好的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2]。

本组研究中,在PICC置管期间,围绕着管道维护,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经护理后,护理人员护理前准备得分(48.56±1.58)分、导管维护得分(49.60±0.03)分。经常规护理后,护理人员护理前准备得分(32.06±1.76)分、导管维护得分(36.71±2.89)分。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干预对于PICC置管维护水平,以及PICC置管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针对PICC置管期间的管道维护,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有效防控危险因素,为静脉输液治疗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支持,帮助患者快速、良好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陈登峰.个体化护理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外医疗,2017,36(14):150-152.

[2]王万玲,卢美玲,罗倩.循证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30):4247-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