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研究

李兴方侯磊许彦楠黄庆芳(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针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运用头脑风暴探讨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绘制鱼骨图、特性要因评价表、因果关联图及冰山图确定真因,针对真因制定保温实施对策对机体体温的影响。结果对策实施后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1.21%降为19.39%,目标达成率为108.97%,目标进步率为6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保温对策在腔镜手术过程中有效预防及遏制低体温发生的作用,使其能够平稳的度过手术期。

【关键词】品管圈;腔镜手术;低体温、手术中护理

【文章标识码】R473【中途分类号】A

随着优质护理不断深化,国家卫计委下发了医院在门诊、手术室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文件。近年来,品管圈已成为各医院重要的品质改善活动之一,有效落实优质护理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正常情况下机体可以维持体内温度的动态平衡,然而在手术应激情况下,患者术中低体温(围手术期体温<36℃称为低体温[1])时有发生,大约50%手术患者中心体温低于36℃[2]。回顾性调查得出我院2014年01月06日-06月06日腔镜手术占总手术量的45%,腔镜手术低体温发生率为52%.如果中心温度降低1℃,患者就会出现寒战,机体耗氧增加,内脏、肢体血管收缩,阻力增高,使心脏做功增加,增加心肌负担,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包括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死亡、病理心脏事件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4]。为降低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我院手术室于2014年08月成立“暖心圈”QCC小组,经过6个月的组织实施,取得初步成效,提高了医护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与能力及医疗服务质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1品管圈建立

2014年08月成立暖心圈,每月召开圈会3-4次。制作圈徽,其寓意是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无影灯下“蓝衣天使”精诚合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用双手托起生命,共同创造辉煌明天。本期活动为期6个月,成员12人,圈成员由妇产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医务人员组成。

2确定活动主题

2014年08月圈会上,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将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并将这些问题从上级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评价,采用“5、3、1”的评分法,汇总出分数最高需解决的问题“降低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本次活动主体。圈成员通过文献循证,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高达50%-70%[5]。选题理由为减少术中由于低体温导致的切口感染及麻醉苏醒延迟等问题,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感。

3计划拟定

确定活动主题后,全体圈成员讨论并制定本期活动计划书,设定计划进度,确定相应步骤的实施负责人及时间安。

4现况把握

随机抽取2014年08月18-29日在我院手术室的腔镜手术患者330例,由圈员负责统计其低体温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原因。此组患者有169例(51.21%)发生低体温。发生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包括使用未加温冲洗液、手术时〉间3小时、非手术区域未保温、手术敷料浸湿等。圈员依据查检表绘制柏拉图(见图4-1),根据80/20原则,确定使用未加温冲洗液、非手术区域未保温、手术敷料浸湿(占81.48%)是主要原因。因此,本圈改善重点是减少“使用未加温冲洗液”、“手术敷料浸湿”及“非手术区域未保温”的发生。

5目标设定

计算圈能力为60%。按品管圈相关公式[6]计算出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1.21%-(51.21%×81.48%×0.7)=22.01%,确定目标为到2015年01月将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降至22.01%。

6解析

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绘制鱼骨图分析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见图6-1、图6-2、图6-3、),根据特性要因评价表提炼要因,并通过因果关联图、冰山图确定真因:恒温箱管理规范不完善、保温用具设计不合理、缺少有效防水措施。

图6-2术中敷料被浸湿鱼骨图

图6-3非手术区域未保温鱼骨图

7对策

针对三项真因,圈员头脑风暴详细拟定对策,就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及全能力进行评价,据评分结果确定对策。

8实施

8.1针对缺少有效防水措施给予的对策是自制隔水防护带

腔镜手术中需要大量冲洗液,改善前敷料易被浸湿,浸湿敷料会带走患者极大的热量,为此医护人员合作自制隔水防护带。制作方法:用手术贴膜将一次性无菌保护套一侧贴于术野周围,另一侧固定于术者手术衣,进而形成隔水防护带,保证敷料干燥。该产品经院感染委员会认证,符合感控要求,投入临床使用,推广至全省多家医院,同时定期对护士进行使用自制隔水防护带的培训。

8.2针对保温用具设计不合理给予的措施是设计并制作改良分体被

改善前,我们用一体的大被为病人保温,手术时,大被撤掉,病人身上只是覆盖无菌敷料单。为此我们进行改良,在U型肩被的基础上增加了臂被作为上体被,改良分体被由肩背、臂被、下体被及腿套组成。患者入室、麻醉或手术时,除满足手术需要外,根据情况选择加盖相应的改良分体被。

8.3针对恒温箱管理规范不完善给予的对策是制定恒温箱“5s”管理规范

品管圈小组成员召开会议,统一思想,一切以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目标。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同行经验,制定“5s”管理规范。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5方面进行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恒温箱内液体充足,温度达标;恒温箱管理与个人绩效挂钩,定期抽查,加强监督,严格质量控制,修订岗位质量控制标准,将为患者保暖作为重要的质控项目,做到有规定、有落实、有质量反馈。

9效果确认

暖心圈目标达成率为108.97%,目标进步率为62.14%。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品管圈活动前169例(51.21%)发生术中低体温,活动后发生64例(19.39%),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暖心圈成员无论是从品管圈手法,还是团队精神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圈成员QCC手法运用、团体精神、工作热情、沟通配合、责任与荣誉、解决问题能力各项总分为38-54,与改善前28-38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见图9-1)料浸湿的次数由改善前的38次降为10次,非手术区域未保温的次数由改善前的51次降为改善后的15次,使用未加温冲洗液次数由改善前的87次降为19次。

10标准化

为巩固取得的成果,暖心圈成员将手术患者保温流程图及恒温箱“5s”管理规范进行了标准化。

小结

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极大地鼓舞了手术室护士参与科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自我责任感与自豪感,提高护士素质,组织品管圈成员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和制定相关行动准则,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与物质资源,共同行动并使问题得到改善保证护理安全[8]。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手术室护理品质。但优质护理是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暖心圈将《提高手术室规范摆放体位依从性》定为下期活动主题。

参考文献

[1]仲米兰,程月娥.肝移植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25:31-32.

[2]李莉.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73-2274.

[3]BurgerL,FitzpatrigkJ.Preventionofinadvertentperiopera-tivehypothermia[J].BrJNurs,2009,18(18):1114-1119.

[4]李胜云,赵丽丽,李正伟,等.术前预保温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3,28(6):44-46.

[5]陈俏红,苏少应,张康妹.健康教育在经皮肾镜碎石清石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8(3):459-460.

[6]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7]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1560-1561.

[8]陈晓华,王立,陈群,等.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外出检查运送安全的保障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