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生产运营优化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化工企业生产运营优化管理策略分析

薛微

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黑龙江省大庆市163316

摘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的地理优势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实现挖潜增效的目标。利用有限的原油资源,实现加工利润最大化;结合市场的变化,优化生产方案,适时地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最有效益的炼油和化工产品。

关键词:化工企业;生产运营;优化管理

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及经济一体化的生成,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如何更好地从市场经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以及如何将我国企业发展同国际发达国家企业的发展接轨,是需要每一名企业管理员工面对的重要课题。面临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各个企业的体制改革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因此,管理岗位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像化工等一些要求较为严苛的工科企业,管理不仅仅需要软实力,还需要根据化工特质,制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1生产运营优化管理研究的意义

1.1市场竞争的需要

当前世界范围内化工生产能力过剩情况比较严重,将对我国化工工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世界各大化工企业都把目标对准中国市场,我国化工工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及推广。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化工企业必须面对动荡的市场、低薄的利润、苛刻的产品和环保问题做出及时反应。此时开发和应用生产运营系统优化模型被看作是企业获取利润,求得生存的一把金钥匙。

1.2优化生产方案,不断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的需要

需要管理决策者快速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规则,以快速优化产品结构来消化企业减利因素,以此来挖潜增效。为了快速变革生产方案需要建立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利用生产数据库,使领导和生产管理职能部门提高水平和分析、评价、指导生产的能力,利用应用软件来优化装置操作、调整产品结构,发挥装置深度加工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利用模型模拟访问炼油及商务信息来评估和决定最优运作目标并将目标转移到实时环境中进行实施。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生产实际运行和与原计划相比较,随时来评估和调整企业生产实际运行情况。

2化工企业生产运营优化管理策略

2.1加强生产运作管理策划

生产运作管理实质就是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使投入能以最经济的方式转换为产出。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化工企业近几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种经济指标均按两位数的速度在递增。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范和提高化工企业生产运作过程中的计划管理是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之一。

根据化工企业的现状,应建立MRPⅡ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MRPⅡ管理平台,把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分为四个层次:①销售与运作规划;②主生产计划;③物料需求计划f④车间作业控制计划。体现计划管理从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由粗到细的深化过程。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仅仅依靠手工来进行计划管理将很难实现计划的科学性、预见性、合理性。应实施MRPⅡ管理软件这个平台,借助MRPⅡ运算和能力计划运算,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实施计划,为降低库存,提高净交货率,高效均衡地组织生产提供科学保证。

2.2加强生产控制

加强成本控制力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全面实行低成本战略,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化工企业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优化组织结构,注重企业操作流程的再造。借助于MRPⅡ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化工企业内部计划管理力度,不断优化化工企业的内部资源配置,使最小的投入组合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库存控制力度。库存是企业组织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存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方面它能有效地缓解企业供需的矛盾,使生产尽可能持续、均衡,避免原材料短缺。另一方面,它占用了大量的资金。缩短了企业的资金链,有可能导致企业效益低下。因此,一个企业如何结合市场行情,将库存控制到最佳状态,也是一个企业控制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3)不断推进管理进步,加强生产运作管理,合理调整工艺指标,借助MRPⅡ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产品供销计划的周密性和科学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力度,有效地利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把好原材料进厂的质量关,生产环节的控制关,产品质量的出口关,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实行产品质量追究制度,哪个环节、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则追究该部门、该单位负责人及责任人的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2.3加强设备管理

(1)运用技术经济手段管理设备。做好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设备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加强设备的前期管理,强化设备技术经济论证,提高设备的投资效益。正确处理好技术先进与适用之间的关系。在设备技改方面,强调在实用的基础上求先进。在先进的前提下讲实用。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科学合理地配置生产设备,使其向效益好、见效快的方向发展。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负荷率,对在用设备充分论证其投入产出比的前提下,及时加快陈旧设备的更新改造,使设备处于最优状态。

(2)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设备。近几年的设备管理工作己经证明,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已基本健全,广大员工基本上能做到关心设备,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管理部门能做到管理目标定量化,管理措施具体化,管理责任纪律化,但是,设备上使用的信息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没有现代化的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运行的状况,等等。化工企业应加大资金的投人,引进先进的仪器和检测设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维修工人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设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料运送的载体,设备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开车率、产量、生产成本及维修成本,最终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设备技术人员和维修工人是保证企业生产正常的关键之一。

3化工企业运营管理理念的革新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已经被推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由于现代化的生产线,加之全新的生产管理理念,导致一些陈旧的管理运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企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化工这一行,产品原料及加工工艺随时更新,加之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导致化工企业的管理更加困难,既要保证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又要确保产业的持续发展,尽量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因此,必须更新其管理理念,重新分配组织管理模式和结构,管理的倾向点,应该向全面管理、重点优化的角度走。比如,在之前的泰勒时代,管理工作主要着力于人们的管理动作,通过规范每个人的管理行为,达到管理优化的各个击破,到了后期的福特时代,则在之前的基础上注重人们的交流与配合,流水线式的分工合作运营模式开始露出萌芽,确保生产全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证资源和能耗的最大程度利用,在当今管理手段来讲,由于准生产时代的来临,管理行为有了一定的弹性,更加注重管理过程的长远利益,将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很好的融入进来。针对化工企业来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首先,必须保证生产过程的实时联通,不能像以往每个生产环节彼此割裂,每个环节必须在生产方案进行前,制定相应的可行性分析,并且由管理运营部门负责协调统一,保证生产效率;再者是,必须把环保理念纳入企业绩效测评中,在评估企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其产品附加值的大小,即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检验;最后,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于一些涉及到管理范畴的参数,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机统计、处理分析,保证制定的管理运营方案切实可行,杜绝主观臆测和人情关系的存在。

4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的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受宏观经济的带动,国内对各种化工产品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这导致许多新的不同投资形式的生产装置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原有的一些化工产品生产厂也不断对原有的生产装置进行改造和扩建,以求以更大的规模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受到原料来源、生产场地、能源、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规模效益的竞争将逐渐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将是向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及流程,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努力,力求以最小的消耗带来最大的收益,这就是运营管理优化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季建华,邵晓峰。化工企业运营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万志坚.企业物流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

[3](美)威廉厂?史蒂文森.运营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彭志忠.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

[5]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