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水电开发中生态保护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梯级水电开发中生态保护问题研究

王涛

甘肃电投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工运维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734000

摘要: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水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洄游、繁殖和越冬等行为的发生。因此近年来,国家重视加强水域环境保护,提出梯级水电开发和水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在保证水电开发的同时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关键词:梯级水电开发;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1引言

水电是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可用于进行电力调峰,在传统化石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对于水电的开发逐渐增大,对水能资源的利用逐渐增多,而我国就有位居世界第一的水能资源蕴藏量和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量。在水电开发中,因为河流较长,超过一次开发最大长度时,需要将整个河段划分成若干个分段进行开发利用,建立递进的水利枢纽,这就是梯级水电开发。

2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梯级水电站在南方普遍存在,我们公司的梯级水电站位于黑河流域。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河流进行反复调节,改变天然径流的时空分配结果,导致河流的自然洪枯过程减弱,使水温过程均化,同时还会破坏河流流域的地质条件,进而引起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迁徙,干扰流域周围生物的生存,造成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1鱼类

水电工程建设会阻碍鱼类的洄游和栖息、繁殖,导致部分珍稀鱼类减少或濒危,逐渐改变了水流区域的水生生物组成。特别是对那些回归性强,必须回到原出生地进行繁殖的鱼类。大坝对鱼类下行也会产生影响,因为鱼卵和小鱼的游泳能力弱,经常会被水流带到坝前,再随着下泄水流降落,在这个过程会出现气泡病,或者出现机械性损伤,危及鱼类的生命。水电工程建设还会导致河流出现温度分层以及氮、磷含量改变,导致部分水生植物的生活习性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以这些水生生物为食的生物的栖息条件。

2.2生态下泄流量

水电站是将水流在不同高度之间流淌形成的巨大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一般包括水库和发电系统。在发电过程中,会形成下泄流量,包括发电流量、溢洪道泄洪流量等,而这个下泄流量与减水河段的生态环境需水息息相关。有的水电站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能,设置的下泄流量不合理,导致下游河段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2.3生态环境保护

天然河流的河道都是婉转曲折的,要想顺利实现水电工程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河流进行改道或者阻断,这样就破坏了河流的水文条件和周围的植被,还会改变下游河流的泥沙通过量,使河流出现冲淤变化、河床形状改变及河道侵蚀等问题,影响水生生物栖息。另外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污染情况,改变水源中的成分变化,使某些成分富集,出现水藻大面积生长的富营养化现象。

3梯级水电开发与水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建议

梯级水电开发时的生态保护措施目的是维持水电开发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原生生态环境,但由于生态保护措施依然会对河流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要从梯级水电开发规划出发,形成与水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开发计划,尽最大程度的保持河流原有的生态环境,避免对河流流域生态平衡的破坏。以黑河流域的这7座梯级水电站为例,国家规划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区,这就需要保证水电站与水域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3.1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进行梯级水电开发,应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树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大力推行生态水电站建设,促进环境、水资源和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公司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全员培训,在全体职工中全面树立“安全第一、环境优先”生产经营理念。同时向全体职工介绍本次国家划定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正好将我公司的水电站囊括在内,而水电站的开发使黑河流域成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因此需要划定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保护。

3.2开发过程注重生态保护

首先在开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到河流的水文地质条件,了解整个区域的水域生态环境和生态布局,掌握水生生物的活动规律,特别是对于一些特产生物以及需要迁徙的生物,要详细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其次在施工阶段,要注意提前采取水域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水文环境污染,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负责生态环境方面的监管。最后,在水电站投入使用后,要注意对运行效果的监管,注意对设施的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可能威胁到生态环境的问题。为此我公司积极开展生态保护,除了加大宣传外,还在梯级水电站周围建设了14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并投入运行;对周边水土进行整治,种草植树,以保持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对垃圾分类存放和定点拉运,减少了运行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还建立健全了生态放水、垃圾处理、危险污染物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水土保持设施维护、绿化等各项管理制度,并督促所有水电站员工严格执行。

3.2建设生态修复工程

在进行梯级水电开发时,因为会干扰河流中水生生物的来往、洄游、繁殖和迁徙,因此需要借助其他设施修正这种干扰。以鱼类为例,可以建设鱼道,让鱼类可以通过特殊的通道依然从此河流经过,不干扰鱼类的洄游,可以缓解大坝对河流阻断的影响,帮助恢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洄游。鱼道是否顺利运行也是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设计过鱼设施时,需要考虑到河流流域的所有水生生物的生活史和生态行为特性,而不单是某一种特别的或珍惜的鱼类,另外就是需要参考天然河流的数据信息,设置类似于自然的鱼道,在水流平稳度、高度、结构形式等方面,都贴近自然河流,这样才能保证过鱼效果。

还可以构建鱼类增殖放流站,在保护物种的前提下,弥补受水电站建设而受到影响的鱼类的繁殖。我公司就在黑河流域宝瓶水电站开展了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向黑河中放流了万尾祁连山裸鲤,此举不仅是保护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水域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而且通过增加特有鱼类祁连山裸鲤种群数量,有效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优化了水域生物群落结构,修复了祁连山保护区黑河流域渔业资源,促进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3.3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虽然梯级水电开发进行的生态保护主要是水生生物,特别是珍惜和稀有鱼类,但具体实施时,还要求河流流域的居民不得在保护区域内从事损坏水域生态环境的活动,这样会给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禁止居民从事的活动造成的损失给予一定补偿,这样才能保证居民保护水域生态的自觉性。

3.4加强水域生态健康监测

做好梯级水电开发和水域生态保护,还需要实时监测水域生态健康状况,特别是对长度很长,需要建立多个水电站的河流来说,每建一个,都要对水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详细掌握引起的水温、径流、生物活动等的变化,特别是对流域内珍稀鱼类自然繁殖和洄游特性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保护水域生态健康的基础上,进行水电站建设和开发。

4结语

对于梯级水电开发,需要牢记水域生态保护的原则,一边进行水电资源的开发,一边加强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水资源、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沛芳,王超,侯俊,等.梯级水电开发中生态保护分析与生态水头理念及确定原则[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6,36(5):1-7.

[2]曹文宣.长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水域生态保护问题[J].长江技术经济,2017,(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