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腋臭与乳腺囊肿的相关程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浅析腋臭与乳腺囊肿的相关程度

尚君张利红

尚君张利红

(洛阳乳腺病医院洛浦社区卫生中心471000)

【摘要】目的旨在研究女性腋臭与乳腺囊肿的相关程度。方法回顾性随机对门诊及入院治疗的女性腋臭与乳房肿块患者518例做比对。结果诊断为腋臭伴乳腺囊肿的女性患者149例,乳腺囊肿的患者共196例,单发54例,多发142例。非乳腺囊肿的女性患者322例,其中伴腋臭36例。诊断经过彩超、CR钼靶片、核磁共振和手术病检获得。腋臭占乳腺囊肿76.1%,占非囊肿11.2%(P<0.001)。结论腋臭女性乳腺囊肿发生率高。

【关键词】女性腋臭乳腺囊肿相关程度

【中图分类号】R714.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192-01

目的旨在研究女性腋臭与乳腺囊肿的相关程度。

方法本项研究,回顾性随机收集洛阳乳腺病医院及下属洛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10.01—2013.09.30在门诊及入院就诊治疗的女性乳房肿块患者518例。年龄12—87岁,平均年龄41.10岁。病程1天—5年(平均9.6个月)。其中诊断为腋臭伴乳腺囊肿的女性患者149例;乳腺囊肿的患者共196例,单发54例,多发142例。非乳腺囊肿的女性患者322例,其中伴腋臭者36例;乳腺癌95例,乳腺纤维瘤147例,乳腺腺病2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9例,慢性炎症26例;单发214例,多发108例。此研究收集的腋臭伴乳腺囊肿的149例患者发病年龄多在18-56岁,高峰发病年龄在35岁左右。其中59例患者术后病理示乳腺导管扩张伴大汗腺化生。诊断均经过彩超、CR钼靶片、核磁共振和手术病检获得。

结果腋臭与乳腺囊肿及其他乳腺病比较

诊断病例数腋臭其他

乳腺囊肿病196149(76.1%)47(23.9%)

其它乳腺病32236(11.2%)286(88.8%)

注:P<0.001,两者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适应条件:四格表,n≥40,理论频数≥5,随机成组两组设计的计数资料,适宜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卡方值(value)111.747,自由度(df);1,双侧概率(Asymp.Sig.)(2-sided);0.000.Pearson的R0.663spearman相关性0.663。

根据以上结果显示:腋臭女性与其他乳腺囊肿女性患者在患乳腺病的概率上有统计学意义。其比例分别为76.1%、11.2%,腋臭女性在乳腺囊肿女性患者的发病率上明显高于其他乳腺病女性患者,两者存在正相关性。

讨论腋臭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临床所见病例几乎均有家族史,其中隐性遗传约占50%,隔代遗传约占30%,双亲均有者遗传率为50-80%,双亲一方患有者遗传率为30-50%[1]。本研究收集的518例女性患者中,患腋臭的乳腺囊肿女性患者发病率约为其他乳腺病女性患者的76%。腋臭是由腋部的大汗腺分泌的特殊的刺鼻气味造成。大汗腺又名顶浆腺或顶浆汗腺,分布在腋下、乳晕或脐周、阴部和眉毛、外耳道,分泌较浓稠的液体,含有油脂、蛋白质及铁成分,再经细菌分解形成恶臭。乳腺组织由汗腺演化而来,同源性可能为两者紧密相关的基础。两者都来源于胚胎外胚层,表皮生发层深入到真皮部分,分化为汗腺和哺乳动物的乳腺。当乳腺受到刺激时,乳腺导管上皮出现再生,新生的幼稚细胞往往向着其同源和形态类似的汗腺上皮方向生长分化,所以乳腺导管上皮常可见到大汗腺化生[2]。此研究收集的病例中,腋臭伴乳腺囊肿的149例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8-56岁,高峰发病年龄在35岁左右。其中59例患者术后病理示乳腺导管扩张伴大汗腺化生。从发病机制上看,当雌激素增高时,异常的激素水平刺激乳腺组织,使乳腺导管上皮增生,致使导管伸长、迂曲、折叠,导管管腔狭窄,使分泌物积累,进而形成囊肿。乳腺囊肿又称为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因一个腺叶的乳汁排出不畅,致使乳汁在乳内积存而成,临床上主要表现是乳房内肿物[3]。本临床研究资料还提示,当对腋臭切除治疗术后,乳腺囊肿有上升趋势。腋臭与乳腺囊肿之间是否还存在其它内在关系,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第二版.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阿克曼.阿克曼外科病理学:下卷[M].回允中,译.8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3]黄世长.女性可触性乳腺囊肿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