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探讨

曹红花

曹红花

广东中汇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以及科研领域中颇有建树,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市场经济自由化进程加快,国家在各行业领域中都构建了完备的产业链以及充足的技术储备力量。然而,在国家各行业领域全面协调化高速发展的总体时代背景下,仍旧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与难题。其中,现阶段政府主要治理重心转变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美丽中国梦。针对于此,笔者对现阶段在对大气污染环境的净化过程中,有效性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处理措施

近年来,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推进经济水平发展中,虽然不断取得如国家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民消费能力稳步提高等各项喜人成果,但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政府与社会各界应提高对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制定长期治理方案,并在环境治理的各环节步骤中,选取有效性处理措施进行治理。因此,笔者以现阶段环境治理总体问题中,影响范围最广的大气污染治理问题为本文切入点,在分析大气污染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处理措施建议。

一、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性与其主要构成部分

(一)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必要性

笔者将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必要性分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分别为大气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以及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益处,具体如下:

一方面,大气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笔者将大气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现阶段,社会各界与人民对于大气污染问题最直观的感受为受到雾霾天气的危害,据调查统计,2013年全年,北京市仅有五天不是雾霾有害天气,而在雾霾天气下,人会将各类细微性颗粒吸入肺部,从而使得尘肺病等污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大大激增,且此危害会使人体出现不可逆性损伤;第二类,大气环境污染对工农业的危害。首先,大气污染环境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成本与降低生产效率,例如大气环境中的酸性物质会对生产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腐蚀,使得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低于理论使用寿命。其次,大气污染环境会衍生出其他有害性天气,如酸雨等,会对农作物进行一定程度的腐蚀与影响,严重时会出现受灾范围区农作物大量枯死;第三类,大气环境污染对气候的危害。这一类危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细微性颗粒附着于大气层中,会导致日照光摄强度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升高,导致南北极冰山融化、温室效应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的出现。

另一方面,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益处。第一,将改善我国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第二,降低我国工业生产总成本、提升总体生产效率与工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我国各行业领域稳步发展;第三,提高农作物总体产值,并从根源上改善我国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第四,加速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

笔者将大气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根据出现因素来进行分类,具体如下:第一类,受自然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污染物。这一类别的污染物主要是受到各类自然意外事故与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因为自然意外事故因素影响而出现污染物的例子有,出现森林火灾,森林经过燃烧而排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因为不可抗因素影响而出现污染物的例子有,火山喷发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氟酸等大气污染物;第二类,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污染物。这类污染物共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在人类活动中,煤炭等能源用于供暖等的燃烧,从而产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另一方面,在人类出行活动中,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尾气,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第三类,在工业生产排放过程中出现的大气污染物。在石油化工行业、钢铁行业等石油重工等领域的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其中工业废气包含但不限于硫化氢、氮氧化物、氯化氢等大气污染物;第四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大气污染物。这一类别的污染物主要是在向农作物喷洒肥料农药时,农药挥发进入大气中,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二、大气环境污染的有效性处理措施

笔者在上述大气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污染源的类别来源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以下几点有效性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一)加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排放具体指标的监管力度

这一措施主要针对于生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应对措施,这一措施具体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各区域内生产型企业共同构建企业排放监管体系,各企业之间相互监管废水、废气的净化标准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指标规定。

另一方面,受限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编制因素限制,无法对辖区内企业的污染物净化流程与排放流程加以高效监管。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不定期抽查检验等方式对生产型企业加以监管,以此在现阶段各因素共同限制前提下,提升对大气环境污染物来源的监管力与执行力。

(二)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在大气环境治理工作中的职责范围

在我国各区域大气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着政府职能范围模糊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下两方面应对措施建议:

一方面,中央明确规定各政府部门在治理大气污染环境工作中的职能范围。并在各级政府的行政权限上加以明确划分。例如,县市级在省级单位的指导下对其辖区内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加以治理,各级政府应明确各部门之间的主要责任范畴,如环境检测工作的具体责任范围划分等。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筹办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小组。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为加大政府对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具体表现形式为:第一,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的来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省市县三级政府进行共同筹办,另一方面由中央政府针对各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来调拨程度不一的专项资金;第二,政府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并在节能减排推广与普及层面上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措施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政府宣传部门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并定期举办环保宣讲会与环保主题活动,其次,在节能车辆等节能减排型科技产品的推广过程中,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倾斜以帮助其推广普及,例如对节能车牌照的申请审批流程加以简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对现阶段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主要污染物来源、污染物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大气环境治理的必要性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上述几项针对大气污染环境的治理应对措施建议,以此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献出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谭菊梅.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探讨[J].节能与环保,2018(02):88-90.

[2]王海云.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防治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6):103-104.

[3]张强.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刍议[J].工程技术,2017(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