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磁带播放干预对心脏介入术中患者生命指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语音磁带播放干预对心脏介入术中患者生命指标的影响

彭锐徐万琳

彭锐徐万琳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语音磁带播放用耳机连接干预对心脏介入术中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的影响。方法将8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语音干预。监测两组患者术前3天(t0),进入导管室至麻醉效果确定未播放语音磁带(t1),手术开始前15min(t2),手术第16min至结束(t3)各时段MAP、HP、RR的平均值。结果与t0比较,对照组患者MAP、HP、RR在t0、t1、t2、t3各时段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MAP、HP在t1、t2、时段同样升高,但t2升高的幅度低于t1,也低于对照组对应时段,且至t3时段已基本恢复t0水平。两组患者MAP、HP、RR在t2、t3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语音磁带播放用耳机连接干预可降低医源性噪音刺激,分散患者注意力,有效维持患者MAP、HP、RR稳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语音干预;心脏介入术;生命指标

【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1-057-02

音乐疗法是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新崛起的一门崭新的具有广阔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科学和技术,也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及护理[1]。国内外在心血管疾病方面对冠心病、高血压、心率不齐、心外科手术和心导管检查等患者有音乐治疗的报道[2]。近年来,心脏介入术也成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而有效手段[3]。由于该技术发展时间短,手术风险大,医疗费用高,多数患者缺乏对手术必要性和风险性的了解。心脏介入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术中各种医源性噪音对患者都是不良刺激,可导致术中出现或加重焦虑及生命体征异常的不良反应[4]。在导管室对心脏介入术中患者进行语音磁带播放用耳机连接干预,操作方便,不增加医疗费用,有效去除医源性噪音刺激,分散患者注意力,维持患者心血管指标稳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导管室行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80例,各患者均神清合作,无听力、语言沟通障碍,排除婴幼儿,急性心肌梗塞和严重心、脑、肾疾病患者。入选80例患者中,男48例,女性32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0±5.2)岁。手术时间25-90min,平均时间(40.5±9.2)min。其中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37例,冠状动脉造影术39例,心内电生理加射频消融术4例。将入选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术前抗栓治疗至少3天,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经股(桡)动脉穿刺;术中给予中流量氧气吸入,开放静脉通道,并适时告知患者手术进展情况,了解有何特殊不适。术前1天向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交代术中注意事项,传授放松技巧。实验组在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告知患者术中聆听语音磁带,可分散患者注意力,不增加费用,术中如有不适,可随时告知,将随时停止播放,不影响交流。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让其在自制的语音磁带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伴音音乐(如古典音乐,轻音乐等)。将自制语音磁带播放用耳机连接,让患者试听音量,以患者感到舒适、悦耳、满意为度,一般控制在40-55dB为宜。手术当天,麻醉效果确定后手术开始前,给患者双耳带耳机连接语音播放,循环聆听语音磁带至手术结束。

1.2.2语音磁带的制作;将放松音乐与疾病相关知识讲解进行语音节奏合拍,制成语言与音乐相伴的语音磁带。音乐的选择应在古典音乐、轻音乐、流行音乐类型中选择舒缓、优美的钢琴曲、小提琴曲等。疾病相关知识主要指心脏介入术的目的,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日常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与运动,常用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等。

1.3监测指标应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3天(t0)各项生命指标平均值,进入导管室至麻醉效果确定未播放语音磁带(t1),手术开始15min内(t2),手术第16min至结束(t3)各时段患者MAP、HP、RR的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计量指标采用连续测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导管室不同时段MAP、HP、RR与术前3天平均基础值比较:见表1-2。对照组患者MAP、HP、RR在t0、t1、t2、t3各时段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MAP、HP在t1、t2时段同样升高,但t2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t1,也较对照组对应时段明显降低,且t3时段已基本恢复术前3天平均基础值水平。实验组患者在t0、t1两个时段的平均MAP、HP、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脏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引起患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会出现HP、RR加快,血压升高等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5]。音乐疗法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让患者在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因素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进而双向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其治疗作用[6]。悦耳动听的乐曲能协调患者生理活动,消除精神紧张、减轻烦躁不安的情绪,改善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由于心脏介入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本研究中80例患者,从进入导管室至手术结束,整个过程神智均清醒,加上见到大型的放疗设备、空旷封闭的导管室,躺在手术床上无亲人陪伴,以及对介入手术陌生,对整个手术过程进展极为关注,对术中器械的碰击声、医生关于病情的讨论、不经意的叹息等医源性噪音很敏感,这些声音对患者都可能是一种不良刺激,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异常等。而实验组患者双耳带耳机连接聆听语音磁带播放,在娱乐的同时了解到心脏介入术的目的,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日常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与运动,常用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等。由于联想效应,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精神集中于优美的旋律,绘声绘色的健康知识讲解中,引发患者愉悦的心情,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障碍。术中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均较对照组小,说明合适的语音干预,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从而使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相对稳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由于使用耳机有助于听觉干扰降到最低,可避免术中医源性噪音的不良刺激和负面影响,从而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总之,本研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将娱乐与健康宣教融于一体,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对减少心脏介入术中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世萍,杨志贤.日本对音乐治疗法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9,19(3):118-119

[2]王楠,张文源,苏金玉.音乐疗法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4):3819-3820.

[3]高润霖.中国心脏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3);1.

[4]李月芹.自制视听教材对心脏介入诊疗术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6):1632.

[5]封文波,张平,阎克乐.音乐内容和播放次序对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12):139-141

[6]史琼,樊嘉禄,叶建国等.音乐治疗的历史及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1):1044-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