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中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基于县域中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刘桂玲

——以浙江富阳市为例

浙江建设技师学院

摘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园林专业课程的特点,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县域园林发展的区域特色及企业行业的需求,通过对三届园林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以浙江省富阳市县域发展为例,提出县域中职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培养方式,及对中职校园林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县域;园林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一、缘起

(一)中职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浙江省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职教育正经历从外延扩张到注重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1。2004年,在教育部与劳动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作为对我国长期以来对学科系统化课程批判的回应,提出了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课程模式。但是,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基础上的基于学科结构的实践教学模式,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技能培养的地位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得不到保证,实践教育也偏重理论而忽视技能。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

(二)县域园林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

县域是指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县级行政区域,其中包括县、民族聚居地方的自治县和县级市2。县域是我国基层的一个行政管理单位,我国中职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县域园林专业发展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型,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要,中职学校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科学准确的定位,通过对县域园林特色专业建设,可以提升自身的办学优势,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重点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大力提升县域中职园林教育的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三)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目前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是从中学直接进入中职,初涉专业课的学习,他们的生活经历简单,与社会接触很少,有的学生甚至对社会,对城市一无所知。因此,园林专业教育在完成规定的专业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知识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面向社会的基本专业素质。这应成为中职园林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实现中职园林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

基于以上三个层面的思考,我们认为随着行业发展、市场变化,有必要对县域中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并做出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的规划。本研究基于对县域中职校园林专业建设现状分析,结合浙江省富阳市园林发展为例,提出县域中职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方式。

二、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富阳市为例

(一)前期课程整合规划

根据县域建设人才的需要,急需培养能适应县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初、中级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由此,课程设置要与县域市场人才要求相一致,课程实践设置要完全适应市场需求。

以浙江省富阳市为例,目前的园林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园林植物生产企业(苗圃、花圃)、园林工程设计企业、园林工程施工企业、园林绿地养护企业、花店、农庄。工程施工企业中二级资质的有2家,三级资质的有19家,另外还有大量的绿地养护队伍。调查显示富阳园林类企业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更需要大量的了解行业规则、有专业知识、懂专业技能的初中级专业技能型人才。

因此,学生只有通过课程社会实践,能够加深对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由于园林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对城市、城市绿地、城市景观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要达到这一要求,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到城市中去,亲身体验,加深了解,达到理论与实际、抽象与形象的结合。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模式,不但在专业课学习上有所长进,也能够全面提高其自身职业能力(见表1)。由于园林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走入城市,到企业中间去了解情况,去调查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培养锻炼自身的组织、交往能力。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磨炼,学生的组织水平和社会交往水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1中职校园林专业课程等整合后的职业能力分析表

(二)中期专题实践项目

实践教学不是盲目进行的,它要求教师必须针对一个城市的环境与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次实践的内容与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其教学效果。如在地形设计专题中,学生可结合房地产公司的实景模型设计,利用高新材料,配以独特的声、光、水、电等新颖技术,创造极具震撼力的微缩景观,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社会实践的教学效果。在盆景艺术设计专题中,学生可结合盆景企业提供的实践条件进行动手操作训练,如诸暨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盆景艺术实习基地就设在诸暨郊区的盆景公司。下面以浙江省富阳市为例,谈谈针对性专题的设计思路:

1.富阳市基础设施建设调查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富阳城区拥有十六条主干道路绿地,七个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三处水系防护林带,二处交通绿地及十四个社区居住绿地。充分了解、认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园林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因此,可以选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践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主题,让学生能够全面正确认识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绿地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富阳市小型公园中的服务设施使用调查

城市小型公园,是城市公园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与市民日常户外休闲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对公园中各种设施的使用,是公园能否被合理利用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在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时,有针对性地将富阳市小型公园绿地中服务设施使用调查作为第二个主题,以达到让学生能够了解公园,进而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公园的目的。以富阳市鹳山公园服务设施调查为例,通过此项社会实践,学生能够了解富阳市鹳山公园的基本使用情况,为学生今后能够合理规划设计公园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

3.富阳市名胜古迹的保护情况的调查

富阳市拥有很多名胜古迹,如:黄公望公园、鹳山、春江第一楼、严子陵垂钓处、登云钓月、龟川阁、春江八景、郁达夫公园、孙权故里、龙门古塔古镇、松筠别墅旧址、古道与古城墙等。这些宝贵的财产,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的历史价值。

为了促进富阳文化发展,及时保护、抢救富阳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富阳精神文明建设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就要有效结合园林业,充分体现园林工作者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在这里,园林专业技术人才是实现这一步的关键。

对上述三个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不同的调查方式,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城市绿地的不同内容,保证了这一教学环节的效果。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进行,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城市绿地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风景园林专业规划系列课程的教学水平。

(三)后期综合能力提升

1.整理与分析的能力

有了较为详细的各类城市绿地调查还不够,只有完成了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整理,社会实践的目的才能够真正达到。根据上述三个社会实践题目的不同特点,要求学生分别进行不同的后期资料整理与研究。

研究结论是从观察、调查、测量中获得的事实资料中分析并推论出来的,被整理的事实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结论是否正确、可靠。通过以上对社会实践资料的分析、整理与研究,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任务如表2:

表2后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资料整理与分析

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收集到的县域资料。(重点查阅《富阳县志》)

项目习题掌握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

师生互动1学生讲述整理数据的方法。

2学生互评整理数据的方法。

3教师讲评整理数据的方法。

2.评图与审美的能力

针对每一次调查,要求学生对调查中所填写的每一份调查表进行分析、整理,并根据统计结果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形式可为文字,也可才用PPT文本汇报形式。此外,每次调研后,学生必须完成一幅后期规划修改图纸,内容包括:第一步,指出现状不合理之处。第二步,针对不合理指出提出个人修改意见。第三步,绘制完整的现状草图及后期修改规划图。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城市绿地,而且也使他们学会了简单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此外,学生可以将分析结果融入园林设计中去,针对现状问题提出设计方案,为将来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提供思路。

3.三维模型制作的能力

最后一步,也是最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以调研的城镇小空间为例,自行抽取三百平米实测范围,进行后期模型制作。利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材料和校园中常见的绿化植物作为模型制作的材料,充分体现现代生态环保的理念。学生通过以调研的园林组成要素单体的增减、群体的组合以及拼接为手段,探讨设计方案,相当于完成设计的立体草图,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变。

从后期模型制作过程中,能够培养设计师们的严谨态度;使学生在后期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建筑及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和尺度感,对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有一个全面直观的掌握。通过学习和模型制作,使学生能够将设计直观的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和设计水平。

三、结语

学生社会实践的进行,不但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也为教师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大量第一手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教师自己的科研项目,教师将对所在的城市园林绿地又有了不少新的认识,而将这些新认识融入到教师自身的规划设计与科研中去,则达到了服务社会,为所在县域建设服务,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园林专业学生所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不但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城市,了解所在县域各类城市绿地,加深对规划系列课程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够让学生了解当今县域园林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园林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正确把握县域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趋势。从而促进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成为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教职成[2004]15号,2004

[2]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室.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浙教职成[2008]233号,2008.12.2

[3]邱旭光.县域教育和谐发展指标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12.

[4]魏民.风景园林专业综合实践指导书——规划设计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

[5]黄艾.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94-96.

[6]杨建民.强化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3):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