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的影响分析

严敏1石鸿丹2郭菊2

(1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简阳641400)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大竹635100)

【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痰培养,其中40例未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研究组),观察比较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漱口方法、送检时间、咳痰方法等情况的达标率分别为97.50%、95%、97.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0%、60%、6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干预,能规范痰样本的咳取和送检操作,提升痰液培养和检查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痰培养;送检;医护一体化模式;呼吸内科;标本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6-0070-02

Analysisoftheeffectofmedicalandnursingintegrationonthequalityofsputumculturespecimenofinpatientsinrespiratorydepartment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medicalandnursingintegrationmodelonthequalityofsamplesfrominpatientsinrespiratorydepartment.Methods80inpatientsfromMay2016toJune2018wererandomlyselectedfordiscussion.Allofthemreceivedsputumculture,and40ofthemwerenottreatedwithintegratedmedicalmanagement(controlgroup).Theother40patientsweretreatedwithintegratedmedicalcaremodel(studygroup)andtheresultsofinterventionwereobservedandcompared.ResultsInthestudygroup,thecomplianceratesofgarglemethod,examinationtimeandexpectorationmethodwere97.50%,95%and97.50%respectively,whichwas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of62.50%,60%and60%,respectively,andthedatabetween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implementationofmedicalandnursingintegratedmanagementinterventioncanstandardizetheoperationofsputumsamplingandexamination,andpromotetherationalityofsputumcultureandexamination,whichisworthpopularizing.

【Keywords】Sputumculture;Medicalexamination;Medicalcareintegrationmodel;Respiratorymedicine;Specimen

现临床呼吸内科诊治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为痰培养[1],而留取痰标本质量对临床用药、诊断、痰培养结果等均有重要意义。有数据统计称,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大约为24%左右。近年来,在临床各医护人员和医学者的努力和重视下,我院逐步提升痰标本送检合格率。尽管如此,仍未将痰标本不合格率控制在0标准,导致患者往往需接受多次痰培养送检,才可获得准确结果,不仅加大了医院检验人员工作量,也对疾病诊治有直接性影响,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为改善此点,日益较多的研究指出,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可提升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确保痰培养结果。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分组重点讨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痰培养,根据痰培养中有无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分组(对照组40例vs研究组40例)。入选标准:(1)患者可自行咳嗽;(2)神志、智力等均无障碍;(3)均自愿接受此次诊治,并可自愿配合及接受宣教;(4)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实施。排除标准:(1)无力咳痰;(2)昏迷患者;(3)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者,需采用吸痰干预后送检者;(4)需诱导排痰者;(5)痰量过少或无痰者;(6)中途脱落研究者。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9~81岁,平均为(45.3±1.2)岁;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9~80岁,平均为(45.5±1.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未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研究组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具体为:

(1)成立医护一体化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小组

护士与医生间合作过程需可靠,医护双方均需接受并认可各自责任和行为,确保双方有共同目标,并保护双方共同利益。需送检人员、患者、护士、医生等人员共同完成。由病房主任(组长)、护士长(副组长)、护理组长、痰标本质检护士等组成医护一体化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小组,梳理送检不合格痰标本原因,并讨论制定对策和目标。

(2)分析痰培养管理现状

①目测并评估不合格痰标本:调查表明,导致痰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送检不及时、留取痰液质量不合格。留取痰标本时,口咽部细菌会对非气管深部所咳出的痰液造成污染。为避免标本内原始菌死亡或繁殖,保证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准确性,采集标本后,需及时接种,或1h内完成接种。

②调查出现不合格痰标本的原因:病房调查不合格痰标本的照护者和患者,发现导致不合格痰标本的原因为:A、未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或宣教工作太过专业化,患者未理解;B、照护者或患者不重视留取痰标本,或留取方法不正确;C、留取痰标本后,放置时间>2h。

③培训医护人员:医院需定期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学习正确留取痰标本知识,让其掌握正确留取痰标本方法,明确注意事项。并制度化培训内容,定期考核。

④指导其正确留取痰标本:确保痰液检查合格的首要环节则为标本留取质量,正确指导患者留取痰液标本:A、指导其在清晨漱口3次(清水)后,将气管深部痰液咳出后送检;B、护士需现场指导患者,提醒患者勿让漱口水等污染到所咳出痰液;C、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尽量让患者在早晨7~8点期间咳出标本。

⑤医护一体化管理,实施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负责制,明确自身职责:医生需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开具痰培养检查项目,并将痰培养盒和所打印条码交由患者,指导其痰液留取方法和时间,并让责任护士现场指导跟进结果。

⑥设立质检员:由质检员初筛痰标本,每日早晨7点筛查标本柜中标本,并记录留取时间,将留取时间<2h的标本送检,告知不合格标本患者需再次留取痰液标本。

⑦重视照护者及患者宣教:病房需制作易懂且简单的痰液留取标本宣传单,并将其放置于各病房。用场景图片、书面宣教等方式,告知患者留取标本的方法、过程、标本柜位置、留取标本注意事项等。不定期举办相应座谈会,让其明确正确留取标本的意义。

1.3指标判定

记录两组患者漱口方法、送检时间、吐痰方法正确例数,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漱口方法、送检时间、咳痰方法等情况的达标率分别为97.50%、95%、97.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0%、60%、6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时,护士用科学的方式实施取样、咳痰,并普及相应医护常识,协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送检、培育痰液中成效优良[2-3]。为此,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后,可有效规避痰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而提升标本质量和培养有效性。本研究中共纳入8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分组讨论,患者均接受痰培养,结果显示,研究组痰标本留取和送检注意事项掌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再次证实了医护一体化模式可提升呼吸内科痰培养标本质量。且研究结果与冯梅等学者[4]报告结果相符。

缺乏痰液标本留取的相应知识可能为导致照护者和患者不重视痰液标本留取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不了解痰培养结果会直接影响疾病诊治,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留取标本时具有随意性,如在留取标本时,连同擦手或嘴的卫生纸丢入痰标本留取培养盒中[5],且痰液标本采用自然咳痰法难免会因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所以,标本留取时,若将唾液吐入痰杯、未用清水漱口、咳出非气管深部痰液等均会造成不合格痰液标本。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医护一体化模式,医护人员宣教注重简单易懂,尽量让患者掌握痰标本留取正确方法,提升其自身重视度。且标本留置时间较长,致病菌数量和种类可能会发生改变,甚至致病菌死亡。所以,标本留取1h内则送检[6],以确保痰标本检验质量。医护一体化模式设置病房质检员,有效筛选不合格痰标本,并及时重新留取,降低各检验人员工作量,且将等待检验结果时间缩短,有利于及时诊治疾病,把握疾病诊治最佳时机。此外,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进一步规范痰标本留取流程,提升痰标本留取质量和合格率,确保痰培养结果准确性。现虽仍未将痰培养标本不合格率控制为0,但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后,管理送检痰培养标本,可提升照护者和患者重视程度,规范标本送检和留取时间,提升标本合格率。

综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干预,能规范痰样本的咳取和送检操作,提升痰液培养和检查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水小芳,陈文宇,刘加良,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双水平气道内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导报,2015,12(5):144-148.

[2]黄勇丽,应瑛.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887-889.

[3]高明跃,耿丹,苗晓慧,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神经内科收治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华西医学,2016,10(6):1108-1110.

[4]冯梅,张婷婷,朱盈盈,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8):1256-1259.

[5]高金宝,石晓云,张沉冰,等.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3520-3522.

[6]谭明英,杨利,王槐英,等.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甲状腺外科门诊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