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学校新建综合学校建筑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对某学校新建综合学校建筑设计研究

李万总

温州市联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摘要:学校是进行教育的场所,其设计是否符合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设计人员应该仔细认真学习相关规范要求为国家建设出更为健康、美观、适用、安全的校园环境。文章主要对新建综合学校建筑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新建;综合;建筑设计

引言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校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的形式和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而是扩展到整个校园中。学生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在教室外的一切活动场所中相互交流都是获取知识陶冶性情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话、交流、沉思乃至休憩,这些课堂以外学生更为自主的活动变得大为重要。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更新,也促进校园规划设计观念的改变,对校园建筑设计提出更新的要求。

1场地选择

对学校新建项目来说,合理的选址可以使得日后学校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服务功能,更好地划分场地功能单元。新规范对项目工程建设场地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学校范围内不应有高压变电站、架空的高压输电线经过,如无法避免,应规划为绿化带,不得规划为教学和学区。因为如果高压电线横穿校区那么就有燃爆的危险同时电线供电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电辐射严重危害师生健康。此外,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2交通组织设计

(2)出入口设计。学校出入口应面向其所服务的住宅区或大量来校的部位。学校入口应设于靠近交通方便,上下学安全,车流量较小的街道内。如必须将主入口设于干道,应避免与大量车流出入的单位为邻。入校后直达教学楼,不应有横垮体育场及绿化区的可能性;学生进校后也能不经过教学区到达体育活动场地。出入口是学生集散场所,且时间集中。应有足够宽的校门。校门外应设置视野开阔的,较为宽敞的缓冲空间。该学校新建项目,学校主入口位于场地南面,由规划路进入,次入口设在场地西侧利用环东路进入,主要为后勤和宿舍出入口。步行人流自场地主入口进入后,可通过综合楼中轴、综合楼东侧步行道路,车行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等进入场地。

(2)道路设计。该学校新建项目,沿场地四周内设4m宽环路,与学校主、次入口连接,在满足消防要求的同时,可以保证机动车、非机动车直接进入停车库,避免对教学区的干扰和交叉。整个校园内的道路系统呈枝状布置,可最大限度地带动各功能区块,使之有机联系为一体。道路系统采用主路、次路两级相结合的方式。

(3)人流组织。办公综合楼入口位于场地的中心由主入口沿景观主轴线进入。初中教学楼和实验楼入口设在不同位置,方便学生和教师结合自身需要选择最便捷的交通流线。生活区入口可以由次入口进入。校园内道路均按照步行道路系统设计,教职员工、学生上下学均从出入口步行进出;除特种车辆外,机动车辆不允许进入校园,最大化的保证师生安全。

3场地功能区设计

在对总平面进行部署时设计人员应该对建筑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建筑与场地出入口的关系格外注意,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建筑部署。

3.1建筑布置

在进行完校园出入口的确定之后会依据场所地形和实际使用功能进行功能划分。新规范中以功能不同将学校的部署分为五个部分:停车场布置、绿地布置、建筑布置、道路广场布置、体育场地布置。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教学、图书、实验楼应布置在校园中安静的部位,并有良好的朝向。办公部分应安排在对外联系便捷、对内管理方便的位置。生活服务用房,为保障其对外联系方便及不干扰校内的正常活动,应设有独立出入口,能自成一区,与教学用房有距离。体育活动用房应接近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形成体育活动区。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建筑布置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综合楼:综合楼位于校园北部,平面呈“一”字形,地下室为风机房、水泵房及库房;1层为消防控制室、档案室、行政办公室、安防监控室、网络控制室、学生组织及学生社团办公室;2层为办公室、行政办公室;3层为美术教室、德育展室、会议室;4层为语言教室、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5层为学生活动室、兴趣小组室、活动平台、休息室。

(2)图书馆:图书馆位于综合楼东侧,1层为门厅、目录查询、开架阅览、采编室美工室、分检、书库;2层为办公室、电子阅览。

(3)报告厅位于综合楼西侧,1层包括休息厅、卫生间和报告厅可容纳约500人。地下室中安装了消防设备以及EPS设备室,确保出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4)教学楼:教学楼位于学校的东南角,共有3栋教学楼平行布置,每层设置教研室、普通教室、教师办公室、卫生间。

(5)实验楼:实验楼位于学校南侧与运动场相邻,设置疏散楼梯,1层为生物标本室、生物仪器室、生物培养室、实验员室、生物实验教室、准备室;2层为仪器室、实验员室、准备室、化学实验室;3层为物理实验教室、准备室、化学实验教室等;4层~5层为仪器室、物理实验教室、准备室。

(6)男女生宿舍楼:位于综合楼的后面,学校的北面,每层均设有8人/间的学生宿舍,并配有杂物间、卫生间、盥洗室、值班室宿舍底层设半地下室为非机动车库。

(7)后勤服务中心:位于综合楼的后面,学生宿舍楼东侧,设置疏散楼梯3部,1层为更衣室、主食库、冷库、副食库、饮水间、粗加工、主食加工、副食加工、备餐、餐厅、洗碗处及开水间;2层为更衣室、主食库、冷库、副食库、粗加工、主食加工、副食加工、备餐、消毒间、洗碗处。

3.2体育场地布置

体育场地进行设计时以合理部署方位为前提适当向内侧布置体育运动场地。

对于学校建筑而言,操场与建筑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兼顾对操场使用的便利性,同时也需尽量避免其对主要教学用房的噪声干扰。本项目方案设计一处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配有6条标准1000米直道。建筑与操场分设于用地东、西两旁,中间布置标准足球场。分区明确,使用便利。将操场沿西侧城市道路设置的考虑,更多的是为城市提供开放的空间,便于对外开放。同时,也保证了沿城市道路的空间开放性与景观性要求。这样,一个方案无论是从内部需要出发还是从城市环境出发,都达到一个和谐平衡的状态。

3.3绿地布置

场地内沿用地红线及内部道路沿线均设置了带状绿化;建筑主入口处设计了入口广场,广场为硬质铺地。场地带状绿化和内庭院种植本地地常见的低矮灌木和草坪,烘托出宜人舒适的气氛。优美的绿化空间,起到舒缓使用者情绪,调节微气候的作用。此外,校园内道路的部署决定着校园内能否进行紧急疏散。为了调整校园建筑密度和校园容积指标在建筑的前后方可以适当进行广场的设置这样能为学生的课间10min提供活动场所。建筑周围和道路两旁的绿地部署大限度地提高了校园的人文水平与此同时也为顺利开展教学平台提供便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校园设计中,要确保方案兼顾教育建筑的具体使用要求,使项目的规划、建设尽可能多地为城市带来正面的引领和影响。本学校新建项目设计遵守我国现行设计规范和标准,布局合理的流线、完善的功能区块。做到了动静分区、教学与后勤分区、体育教学与文化教学分区、课内教学与课后活动分区,各功能区块之间既有明显的分隔,又有机联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性研究[J].周金凤.建筑知识.2017(10)

[2]学校相关规范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J].邹石龙.建设科技.2017(16)

[3]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以现代学校设计为例[J].李保宁,许传刚.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