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夏敏国

夏敏国(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靖江214500)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227-01

【摘要】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其并发症。方法表面麻醉下采用避开滤过泡区透明角膜切口囊袋内超声乳化术。结果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尝试对30例(34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可行,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安全度较高。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表面麻醉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并发症可行性

临床上经常遇到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白内障或原有白内障发展至视力低下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是复明的唯一方法。在由于术前存在一系列诸如浅前房、虹膜粘连、无张力、瞳孔不规则、巩膜滤过泡、角膜内皮功能及数量减少及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等对手术不利因素,此类白内障较常规白内障手术难度增大。随着超声乳化手术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该手术应用于青光眼术后成为了可能,并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认可。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首选[1]。为了提高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尝试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避开滤过泡区,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0例,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共30例(34眼),男12例,女性18例。年龄55~78岁,平均69.5岁。全部病例均接受过青光眼滤过手术,最长为12年,最短8个月。白内障患者术前视力光感~0.3,眼压均在正常范围。但仍存在影响手术的青光眼术后的一些情况:浅前房12眼,瞳孔粘连21眼。术前晶体I级核3眼,II级核12眼,III级核15眼,IV级核4眼。

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泪道冲洗,剪睫毛,美多丽(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抗生素(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冲洗术眼结膜囊,点滴表面麻醉剂爱尔凯因(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全部病例在表面麻醉下,作避开滤过泡区(颞上或鼻上)透明角膜切口,并在近3:00位做透明角膜辅助穿刺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透明质酸钠保护角膜内皮并形成手术空间,对瞳孔粘连的尽可能分离,将瞳孔尽可能扩大,行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和分层后,行囊袋内超声乳化晶体核,注吸晶体皮质,后囊膜抛光,再次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注吸尽粘弹剂,切口闭合,植入硬片者切口缝合一针,侧切口注水加深前房。术中发现3例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对该3例患者手术操作格外谨慎。

1.3结果术后视力:随访3~18个月,矫正视力≥0.3的20眼(58.8%),矫正视力0.1-0.3的11眼(32.4%),矫正视力<0.1的3眼(8.8%)。术后眼部情况:①角膜:34眼中19眼在术后次日复查发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点滴眼液等治疗1周后水肿消退。②前房及瞳孔:34眼前房深浅较术前正常,15例不同程度虹膜炎症反应,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5眼瞳孔欠圆。③人工晶体:均在囊袋内,位正。④眼压及滤过泡:术后随访眼压均正常,滤过泡形态无明显变化。2眼术后半年至1年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后囊膜切开。

2讨论

青光眼患者常因滤过手术中器械操作不当、眼压变化、抗代谢药物应用、内眼环境改变及各种手术并发症等因素而加速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发展到一定阶段需手术治疗。病例的选择:术前充分告知相关内容,如原有青光眼影响视功能对术后视力、视野有影响;青光眼术后悬韧带松弛可能一期不能植入人工晶体需二期植入。本观察3例患者术后视力低于0.1,系术前视功能受损导致,患方表示理解。对麻醉的选择:术前眼压正常,表面麻醉较为理想,可避免球后血肿及对这类病例已存在缺血、萎缩的视神经的威胁。手术方法:①我们尝试作避开滤过泡区透明角膜切口,该切口具有以下优点:切口避开原手术部位,保持了原滤过泡功能;保持了术前房角结构的完整,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②术中注意角膜内皮的保护,使用粘弹剂分离角膜内皮与虹膜周边。③术中充分分离粘连虹膜扩大瞳孔,必要时使用机械扩大瞳孔缘的方法。④术中保持前房深度稳定,对手术操作及角膜及虹膜的保护至关重要。采用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法,坚持低能量、短时间、原位操作原则。对术中发现的3例晶体悬韧带松弛的患者操作时格外小心,手法轻柔,随时观察晶体韧带。避免了晶体核掉入玻璃体的危险。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①角膜水肿:角膜水肿与青光眼时高眼压、手术创伤影响角膜内皮数及功能、超声乳化术中高能量、高灌注损伤有关,术后点滴高浓度激素、贝复舒、50%高糖大多可恢复;②术后葡萄膜反应:与手术分离虹膜粘连及操作损伤有关。点滴高浓度激素,必要时球结膜注射可恢复;③后发障:较为常见,影响视力者行YAG激光治疗。

通过本组手术尝试,我们认为选用避开滤过泡区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避免了对原有滤过泡的骚扰,保持了原滤过泡的功能,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本身也具有降低眼压的作用[2],手术后我们随访患者眼压均正常。故此手术方式对白内障复明和术后进一步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会琳,刘伟,季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天津医药,2008,36(9):714-725.

[2]张署,严宏.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J].国际眼科杂志,2005,5(3):4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