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之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之策略

张丽

(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四川绵阳62102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实现教师和学生传统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发言权,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也提升为“导演”,这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课堂舞台中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才华。因此,要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切实转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

引言

教学的主阵地永远是课堂,课堂是教师才华展示的舞台,学生知识获取的海洋。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施展才能的平台。一直以来,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演员,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师的忠实粉丝。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课堂教学效果主要在于对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

1概述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方式等三个方面共同转变,形成合力,做到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新课程提倡的数学学习效率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要求。

2初中数学教学方式转变之策略

2.1数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升学压力,教学方式上更多地在维持好课堂纪律地前提下,通过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来传授给学生,通过大量的例题练习和巩固运用所学,辅之以教学要求的测验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固有其自身优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在新改革理念下越来越明显,它模糊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授课的核心是知识传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没有实际效果。新课改要求从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革,而教师也要从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两个方面切实转变。

2.1.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编剧

教师在数学课上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形成探究问题,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索,真正领会所学知识。此外,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敢于在课堂发言。

2.1.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导演

教师应该创造与课堂情境相关的问题,例如有趣的故事、生活现象和知识发展。每一个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链都需要经过精心严密的设计,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互动中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1.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课程的构成因素。教师应放弃传统高高在上的地位,走下讲台,指导和参与学生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属于课程的要素,应平等参与教学过程。

2.2学生数学学习风格的转变

2.2.1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将数学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例如,在乘数部分的研究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取出A4纸并将其折叠成两半,再翻两次,问多少张A4纸厚?30折怎么样?A4纸的厚度通常为0.08-0.1mm。根据0.09mm,50倍的厚度是多少?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引导他们独立实践和探索。

2.2.2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学习数学

在学习任何知识时,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参与学习知识的获取过程。例如,在学习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知识时,有一节题为“投掷图钉用针接触地面的概率是多少?”在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操作,另一组记录,并做五十次。然后进行五十次交换,看看如何在黑板上写下一百次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计算整个班级丢掉图钉并用针接触地面的概率,并解释一些事件的概率是通过许多实践获得的。

2.2.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从“要学”数学到真正“想学”数学的转变,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去实践、探索和交流。例如,在复习有关三角函数的应用时,我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采取不同方法测量学校附近移动塔的高度。在第二天,小组被要求展示和交换测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展示和交流,让课堂“移动”到“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到“学习”,最后达到“学习好”状态。

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实践、探索、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快乐学习。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后反思环节,只有全面深刻的反思,才能发现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课堂。今后,广大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更多新的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并不断挖掘新的数学素材、充实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快乐。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相信教学方法一定会不断地更新。

参考文献

[1]卢斌.例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2]刘丽君.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陈重穆,宋乃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兼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J].数学教育学报,1993(2)

[4]汪明瑾,海潮.论数学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平原大学学报,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