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治疗体会张黄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治疗体会张黄健

张黄健

张黄健(江苏南通紫琅医院22600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方面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5月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选取80例非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定为对照组,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且预后较差,但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血压控制较为满意。结论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降压治疗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165-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和分级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级。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在病史上都排除了患有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对某些药物过敏的可能性。另外,所有患者的血压都符合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测血压的次数每天都超过了2次。治疗组的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0.3岁;患高血压长达3~15年,平均8.8年。另外,对照组80例非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38.5岁,平均病史3.2年。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所有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在治疗期间,还应该时刻叮嘱患者和患者家属,要按计划加强日常护理和身体锻炼。主要采取一线降压药物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受体阻滞剂。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到低于140/90mmHg,并定期跟他们进行跟踪治疗和随访。

2结果

2.1高血压分型

本组病例中最常见的就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具体见表1。

表1高血压分型

组别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脉压差>60mmHg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导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单纯舒张压升高

治疗组50例(62.5%)50例(62.5%)20例(25%)4例(5%)

对照组40例(50%)23例(28.75%)00

2.2临床表现

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心悸和胸闷,具体见表2。

表2主要临床表现比例

组别心悸和胸闷头晕和头痛失眠和神经衰弱视力模糊和耳鸣没有任何明显症状

治疗组28例(35%)20例(25%)18例(22.5%)4例(5%)10例(12.5%)

对照组36例(45%)27例(27.55)4例(5%)8例(10%)10例(12.5%)

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较对照组较为复杂,波动性较大,且预后较差,但通过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血压控制较为满意。

3讨论

3.1临床特点

①患者类型主要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上述调查结果指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占62.5%,侧面说明脉压差增大是心血管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出现比较高的收缩压,中风和患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性更大,也会导致更高的病死率。②有着较大的血压波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年龄逐年增长,身体各个部位器官的敏感性和适应性都有所下降,在血压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身体做不出相应的反应,就导致了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体位血压有着大的变化。所以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身体及季节等多方面的考虑。

3.2治疗措施

3.2.1药物治疗疗效观察

①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使用小剂量。如氢氯噻嗪每天剂量不高于25mg,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高峰。②钙离子拮抗剂: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服用还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如硝苯地平5~10mg每日2-3次,尼群地平10mg每日2次,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每日1次。③ACE: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有相对较好的疗效,对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特别的适合。常用卡托普利12.5~50mg,每日2~3次,依那普利10~20mg,每日2次。④ARB:需要ACEI治疗但是却不能耐受ACEI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副作用者。常用氯沙坦50~100mg,每日1次。

3.2.2降压衡量标准

降压平稳性是一个用来衡量降压质量的重要指标,降压平稳对于减少血压波动有很大的推动性,以期达到预想目的--更好的保护靶器官,使平稳降压及控制晨峰血压的措施得到更好的实施。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控制血压是通过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才能实现的,所以不能擅自的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停止治疗或频繁催促医生改变治疗方案;有不少的患者停服降压药之后的5个月内血压就迅速地又回到原来的高血压水平,最终导致治疗失败。因此,正确的减量步骤应该是:在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逐渐地减少降压药种类与剂量,但是要记住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如果出现热河的不适症状,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总之,针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难于非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还应该更加的重视改善生活质量,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运动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3个宏观类型,具体项目可放宽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游泳、气功及跳舞等,运动强度应该严格的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且按照科学锻炼的要求,将心率的变化作为衡量运动强度的一个指标,具体运算方式:运动适宜心率=运动时最大心率(180/170)-平时运动的心率;运动频度一般为3~5次/周,持续时间为20~60分钟/次。

参考文献

[1]朱月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08期.

[2]霍妍;210例老年高血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9期.

[3]齐东华;浅谈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及合理治疗[J];中外医疗;2010年34期.

[4]万群峰;老年高血压210例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