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作业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张小雨

张小雨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探究作业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物理学疗法、药物以及推拿等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作业疗法。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WISC、GMFM以及Barthel三项指数变化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后的C-WISC、GM-FM以及Barthel三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而治疗组的C-WISC与Barthel两项数据改变幅度相较与对照组更大。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能够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智力与肢体能力。

【关键词】作业疗法;小儿脑瘫;康复;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5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114-01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患者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部发育尚未成熟阶段中,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造成肢体存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1】。其是小儿时期临床上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病变部位为脑部,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异常、精神障碍以及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表现症状【2】。针对脑瘫患者,临床上多采用传统常规治疗,主要通过运动疗法帮助患者及早恢复肢体性功能,言语治疗帮助患者治疗精神失常【3】。现就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100例3岁以下脑瘫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实施传统常规治疗与作业疗法,观察临床疗效,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脑瘫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所有患者入选均符合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脑瘫诊断治疗标准。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31例,女性为19例;年龄为7~29天,平均年龄为17.5天。治疗组患者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24例;年龄为6~32天,平均年龄为19.6天。

所有患者均排除重度认知障碍、严重心功能不全、不配合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禁忌症。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运动疗法、言语疗法,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按摩、体外反搏、经络导平等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作业疗法,主要内容为肢体功能训练与感觉精神训练等。肢体功能,指导患者进行肢位保持训练、运动技能训练,卧、爬、站、写、画、夹持、吹、吸、泥塑、异物、推拉滚筒、爬滚筒、推沙袋以及插放木钉板等动作以及自主游戏等生活基础训练。使患儿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增加各关节的运动范围,加强各器官之间的相互配合,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在治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父母的影响,为患儿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创造积极条件。

1.3疗效判定: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以及ADL评定量表的Barthel指数三项评分,以此测定患者症状改变状况。

1.4数据分析:数据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治疗后的C-WISC、GM-FM以及Barthel三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除GM-FM数值变换上两组差异变化不大外,C-WISC与Barthel两项数据显示,治疗组的数值改变幅度更大。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3.讨论:作业疗法,简称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患者肢体上、精神上以及在发育上存在功能性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的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临床上众多康复治疗方法中较为显著的一种【4】。其能够促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中的正常一员。这种疗法对功能性障碍患者,尤其是脑瘫患者的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可帮助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恢复,改变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病痛折磨的过程【5】。

本次研究选取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脑瘫患儿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作业疗法,分别针对患者实施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以此改善患儿各关节的运动范围以及加强各器官之间的配合度。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对比显示,治疗组的治疗后的C-WISC、GM-FM以及Barthel三项数值均有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针对脑瘫患儿实施作业疗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而且可以明显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促使患者及早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1]杨军.1岁以内小儿脑瘫156例康复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156.[2]陈嘉红.65例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及其疗效评价[J].吉林医学,2010,31(15):2306.[3]杨红梅.作业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C].//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2013:244-245.[4]禹德辉,薛奕.作业疗法在脑瘫患儿中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2013,(9):539-539.[5]秦永明.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体会报告[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3):91-92.作者简介:张小雨,女,1978.10.26学历:专科,研究方向:小儿康复专业-作业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