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唐月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唐月琴

唐月琴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01

【摘要】目的: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化医院对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医护人员的职业要求也不断提升。手术室是抢救及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以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安全。护理安全贯穿手术全周期,如何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确保患者安全,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是手术室护理工作重中之重。以下就术前、术中及术后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探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一、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

1、手术前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

1.1语言使用不当:手术室在术前访视和接患者时由于缺乏沟通技巧或工作繁忙,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时,回答简单、生硬引起患者反感;另外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预后和转归,严重者还可引起医疗纠纷。

1.2接送患者时可能发生的问题: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不能够认真执行“四查”“八对”。“四查”为进入病房查、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手术开刀前查;“八对”为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术式、手术部位。患者由于术前紧张及应用安定等镇静、催眠药后,很有可能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

1.3术前用物准备不充分:手术所需器械、敷料准备不齐全,器械性能不佳、陈旧,如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穿牢等。

1.4仪器设备保养不当:手术室使用的电器设备越来越多,如高频电刀。手术前未试机,没有定期维修保养,临时出现故障,电刀电极固定不稳,造成脱落和污染。患者身上有金属物品,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均可造成电灼伤。

手术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

2.1手术部位的错误:手术部位的错误主要有左、右不分,手术通知单写错,备皮备错。术中患者体位不当,使局部长期受压或使用束缚带过紧,导致压力性损伤、引起呼吸受限、血管神经损伤等。

2.2物品清点有误:由于手术器械清点制度不严,患者体腔或深部切口遗留纱布、器械、缝针等可引起严重后果。手术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针断裂或弹出,寻找困难以残留患者体内。

2.3用药有误:输血、输液前没有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血量、供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血有无变质等,药品摆放有误、静脉麻醉药和输液标志不清,导致用错药物。执行口头医嘱有误,术中药品残存及安瓶保持不当或丢失。

2.4切口感染: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不完善,医护人员违反无菌操作技术。没有认真核对手术中使用的无菌器械、敷料的消毒日期和时间。

手术后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

3.1手术患者护送不当,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拔出,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CT报告等物品遗留。

3.2标本保存不当:手术标本保存不当,遗失、搞错、变质。

3.3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抢救患者时执行口头医嘱,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完整的资料,术后护士记录不完整。护士对术中的护理操作如电刀极板的位置、止血带的压力等记录不全。

二、安全护理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安全与法制知识教育

除按照常规本职工作外,还应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始终要有风险识别意识[1],在维护好患者的权利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确保患者安全。

2、加强专业理论与技术培训

由于手术技术不断向更细微、更复杂方向发展,各种新设备层出不穷,以及无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等原因,促使护理人员向专业化或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护士配合手术的方式已从过去的随意性全面参与型向专科定向型转变,以适应外科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护士只有精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各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才能有效地保证护理安全,预防差错事故。科室要相对固定人员负责教学管理,制定各级护士培训计划,加强理论和技能培训,护士长定期召开例会,强调服务态度,安全接送患者,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3、抓好手术室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不变的主题,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2],手术工作是群体性劳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目标手术,所以,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涉及到相关手术相关科室[3],必须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和协作,召开手术科室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交流存在的问题,及时共同解决,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并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让每位护士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达到自我控制,不断改进工作流程[4]。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标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5],结合工作实际和管理要求,按照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制定完整的手术室质量标准和评估规则,要确定的内容有:卫生与消毒管理、无菌操作技术与手术配合、标本与污物处理质量标准、无菌物品管理、药品器械设备管理等;根据医院级别和管理标准,制定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标准。

4、科学合理排班

护士长应结合职称、工作能力、专科熟练程度、年龄、健康状况等适当搭配,根据手术性质和手术量合理调配,注意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尽量做到能力高低搭配、老少结合,让年轻护士有充分的实践学习机会;制定相对弹性工作制,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潜力和创造力,从而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护理管理的核心是安全,针对手术室内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的护理责任,及时处理高危隐患环节;同时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应急能力;还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护士的法律观念,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杜绝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社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夏庆梅.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4,21(21):16-17.

[2]吴琦,黄丽华.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5,14(9):831-833.

[3]张丽娟.询证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7):78-79.

[4]郑艳.高效安全管理手术室促进护理质量提升[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2):1429-1430.

[5]马雪芹.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