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与ZOE根管充填组织相容性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与ZOE根管充填组织相容性的比较研究

王春艳丛琳刘丹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中图分类号】R7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93-02

【摘要】为评价两种根管充填材料糊剂氧化锌(ZOE)、氢氧化钙碘仿糊剂(VITAPEX)与根尖周组织的相容性进行实验,组织学分析可见在30天ZOE有慢性炎性反应;90天ZOE仍有持续炎性反应;VITAPEX则炎性反应有明显缓解,表现出轻微的炎性反应,修复快,有活跃的成牙骨质细胞。

【关键词】VITAPEX氧化锌根管充填材料组织相容性

近二十年来,国外学者对以ZOE为基质的根充材料作了大量研究,发现其大多数制剂对尖周组织均有一定的刺激性,而不同剂型的氢氧化钙类根充材料对尖周反应报道不一。我科对此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ZOE(上海铁道医学院牙科材料厂生产)成分:氧化锌粉,丁香油酚。

(2)VITAPEX(日本森田株式会社制)成分:碘仿40.4%,氢氧化钙30.3%,硅油22.45%,其它6.95%。

实验样本:3只健康的成年杂种狗,共计40颗牙,均为单根管(实验动物由佳木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ZOE组:用侧方加压法将调好的糊剂用扩大针反复送入根管内,加牙胶尖增加密合度。

VITAPEX组:将其根管充填注射器最前端伸入根管内1/5左右,边注入边抽提而注入糊剂,按旋转推入法推进糊剂入根管,同时加牙胶尖以密闭根管。

术后拍X线片确定根充程度,未充满的重新按上述方法重新充填。

2观察指标

术后30天、90天分别处死3只动物,取样本进行组织学观察。

颌骨取下后固定于10%甲醛溶液,48小时后取根尖标本0.5cm3放入10%硝酸溶液中脱钙1周,冲水后脱水、透明浸蜡、组织包埋制成5um厚的切片,每个标本切取5张根尖部组织片。经Gram染色以确定是否有细菌存在,均未发现细菌存在。再经HE染色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在低倍镜下确定根尖区,在高倍镜下观察炎细胞、成牙骨质细胞、破牙骨质细胞、牙周纤维排列、根尖周组织反应。

3结果

3.130天后观察组织学结果

ZOE组:根尖区多数表现为慢性化脓性炎性反应,可见较多的嗜中、嗜酸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小血管淤血扩张,未见成牙骨质细胞出现。

VITAPEX组:根尖区表现类似于ZOE组,呈慢性化脓性炎性反应,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

3.290天后观察结果

ZOE组:根尖区表现为持续的慢性炎性反应。类似于30天时结果,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少量浸润,但不同于是30天的是可见少量成牙骨质细胞。

VITAPEX组:根尖周组织表现为正常状态,根尖孔为牙骨质沉积根尖孔全封闭,成熟的根尖周纤维排列规则,未见炎性细胞浸润。

4讨论

ZOE是目前国内外临床普遍应用的传统根管充填材料,疗效肯定,因而本实验以其作为对照。对于ZOE成分中的细胞毒性国外有广泛的研究,比较统一的意见是认为ZOE中的丁香油酚具细胞毒性。本实验中在30天ZOE组可见根尖周呈慢性炎性反应,至90天时仍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这一结果同G.RHolland[1]的报道相似,Holland认为酚与炎性反应之间有着因果关系,ZOE在整个实验期间的持续炎性反应可能是由于丁香油酚不断释放的缘故,有研究表明凝固后的ZOE材料至少5%的酚自由存在达10年之久。VITAPEX在早期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见根尖区有慢性炎性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其成分中的氢氧化钙具碱性而对组织的刺激性,至90天时炎性反应明显减轻,可见较强的修复反应出现,尖周区未有炎性细胞,且可见成牙骨质细胞及成骨细胞活跃,明显的牙骨质沉积封闭根尖孔,牙周纤维排列规则,较多的成熟的胶原纤维出现在根尖区。这说明早期的炎性反应并不妨碍根尖区的修复,在某种程度上缓和了氢氧化钙的直接作用,最终可修复尖周组织。Spangberg评价根管充填材料时,提出几乎所有根充材料都是有毒的,只是毒性强弱有所不同,越新鲜其毒性越大,不过其毒性可随时间消逝而减弱,VITAPEX为调制好的成品注射式根充剂,因而其毒性也相对减少,另外氢氧化钙具有独特的诱导牙本质及牙骨质形成的作用,更能达到生物学上的根尖封闭,本实验中也表明VITAPEX组有更多的硬组织形成。此外,氢氧化钙即使在超充条件下,超充材料可被吸收而不刺激根尖周组织。VITAPEX是氢氧化钙和碘仿为主的根充材料,碘仿中的游离碘对细菌有长效的杀灭作用,根充后根管内的碘仿糊剂抗菌效果10年仅下降落20%,二者可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参考文献

[1]G.R.Holland.AHistologicalcomparisonofperiapicalinflammatoryandneuralresponsetotwoendodonticsealersintheferret.ArchsOralBiol,1994,39(7):539-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