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研究

胡婷婷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魏县供电分公司河北邯郸056800)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成本费用管理,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管理力度。该论文在对当前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方法,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成本费用;管理;财务

成本费用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成本做出的一系列的管理行为总和。目前,企业的经营利润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因此,能否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成为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高低成为了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实行切合实际的管理控制措施,才能实现减少消费,增加利润,以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当前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现状分析

1.1成本费用的预算不合理

为了编制费用预算,在后续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确保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就需要对成本费用进行预测。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预测费用所采用的数据依据存在不真实、不完整情况,预算编制人员对当期会计周期内的生产经营安排计划了解不详细,以及所采用的预测方法不正确,这种种原因都会导致成本预算结果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现象,造成在后续的经营活动中成本费用超出预算,超预算部分导致了企业经营的亏损,或是预算不够,影响了生产经营计划的正常实施。

1.2产生的成本费用未经审批

成本费用在预算范围内,产生的每笔费用都得到有效控制,才能确保整体费用支出在可控范围内。然而实际工作中,很多费用没有经过先前的审批或者越权审批,从而导致产生的费用超出预算,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人员的费用是故意逃避审核,以求达到舞弊、欺诈目的。

1.3成本费用核算问题

第一,成本费用的核算方法不科学。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生产车间产生的费用经过两次分配才能分配到产品中,而且两次分配的标准不一样,不可避免的会与产品的实际收益情况产生不符。第二,成本的核算对象不规范。成本的核算对象,实际是指具体费用由谁承担,在实际核算过程中都是按照一个标准进行核算,经常会忽略掉产品的规格和分类,这会导致不同的产品,成本一样,但是销售价格却有差别,最终计算得出的损益也是不真实的。第三,费用分配的标准不当。对于共同耗费的费用,要按照合理标准进行分配,但有些企业不管什么费用都是用工人工资为标准,而实际上并非所有费用都是跟工人工资有关联。

1.4成本费用核算登账不符合法规

成本费用的核算,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相关法律的要求,严格按照步骤执行,不能出现步骤的遗漏或者差错。然而实际中,很多企业不符合法规的情况非常常见,对于费用核算登账的做法很随便,这种行为一旦被相关部门稽查,将会受到处罚,从而增加不必要的处罚费用支出。

2加强企业费用管理的方法

2.1完善成本费用控制系统

要完善成本控制系统,首先要确定好成本费用的目标,成本费用的控制目标是有效控制成本的一个标准,控制目标有利于企业经营总目标的早日实现,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时,要结合生产车间、销售人员以及财务等相关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的原料生产成本、产品采购成本、管理费用以及销售相关的费用等,并落实在对应部门。在制定成本费用控制目标时要与其他相关部门相协调,比如与产品质量、品种、产量等控制指标相协调,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控制环境的变动。另外,建立以总会计师或是生产经营主管为核心的,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组织系统,正确确定成本控制中相关部门的责任,并制定以激励为主的奖惩方案来激励全员积极参与成本费用控制;最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的作用,审核费用成本支出是否合理、有效,并对责任主体的绩效进行正确评价,以有效扼制不必要成本费用的支出。

2.2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

成本费用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琐碎的,因此有必要用具体化的详细的方法进行管理。而精细化管理模式就是把费用数据化、具体化,其中主要包含可控费用的管理和不可控费用的管理。采购费用、办公费用、管理费用、人工费用、场地费用等属于可以控制的费用;固定资产的申请、原材料的必需费用以及销售费用属于不可控的费用。另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还要细分到每个季度、每个月,均需要通过领导人的签字,对于超支或异常的数据予以记录,并在月底总结会议中要求相关人员作出合理解释,且加以批评改正、奖优惩劣,所以精细化的数据也可以用来奖惩员工的行为。最后,为了使精细化管理能够得到贯彻执行,要求所有员工都积极参与进来,办公室常用的材料、水电、打印机、扫描仪、电话及易耗品等都需要进行规范,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方法来提高他们参与成本费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3加强与业务预算相结合的成本预算

业务预算指的是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预算,包括了生产预算、销售及销售管理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业务预算是制定全面成本预算时需要重点参考和关注的内容,因为业务预算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展开的,其所发生的费用和成本占据着公司全部成本费用的大部分,所以全面成本预算的制定需要紧密结合业务预算。第一,生产预算,它是基于销售预算基础上编制的预算期内生产规模的一种业务预算,预算内容包括销售量、期初和期末产品存货,所以在全面成本预算时要根据生产量的规模来预算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第二,销售及销售管理费用预算。它是基于对市场预测、销货合同、企业产能把握的基础上对预算内销量情况作出的一种预算,所以全面成本预算时要根据销售预算来预算所需支出的销售费用规模;第三,制造费用预算,涵盖了直接材料预算和直接人工预算。直接材料预算是预算期内用于生产的材料所发生的采购费用;直接人工预算是预算期人工成本开支预算。在进行全面成本费用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原材料存货水平、进货费用、产品单位工时、每小时人工成本、产品单位工时等。

2.4加强成本费用执行控制

首先,负责成本费用业务处理的会计人员,要严格审核、对待各种费用凭证,包括费用发票、成本发票等其他与费用支出相关的票据,确保所有费用提前经过了领导的批准,保证所有票据的真实性、正规性、合法性。其中,没有事先申请费用的票据不予报销,并将情况反馈给相关领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另外,采购部门在购买原材料或者办公用品时,也要多处咨询,互相比较价格,选择物美价廉的物品,为了将成本费用预算有效的付诸实施,一般通过分解成本费用指标、落实成本费用责任主体来进行成本费用的执行控制。最后,公司要制定关于成本费用支出审批制度,控制和规范每笔成本费用开支项目和标准的性质,依照授权批准制度所规定的权限,从而达到严控费用支出的执行目标。

3结论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通过预算、计划、控制、核算以及分析,并最终准确反映商业企业的经营成果。改善企业成本费用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快速实现,保证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所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控制力度,已成为提高商业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竟争力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心茹.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

[2]张萍.浅析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成本费用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