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葛元涛,白月

葛元涛,白月(河南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摘要: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是高校团委贯彻落实中央创建学习型政党的具体举措,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永褒生机活力、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意义入手,阐述了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内涵,结合工作实践,重点对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实践探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理论实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理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共青团十五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的要求,加强团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先进青年的组织——高校共青团,理应争当先锋,努力提高学习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率先建构学习型系统中的学习型组织。笔者结合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意义

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是时代发展与加强团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团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广大青年利益的忠实代表,尤其应通过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来引领广大青年走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最前列。共青团岗位的特殊性与团干部成长的特殊性决定了团组织必须是学习型组织。共青团的成员主要是青年群体,同时要求团的干部必须是年轻干部,团干部从事团的工作也只有三、五年时间,在青年工作岗位这短暂而难得的锻炼过程中,学习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学习贯穿工作全过程。因此,创建学习型团组织不仅符合团干部岗位的特点,而且更适应团干部的成长需要。

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开拓创新的源泉,是凝聚青年、培养青年的载体。高校共青团的中心工作是引导广大青年成长成才,通过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共青团可以更加有效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掌握多领域的知识,提高建设本领,增强学习力、创造力,能够为青年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与自我发展动力,能够满足广大青年学生更高层次的成长需求,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二、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内涵

1968年美国学者哈钦斯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理念,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成功出版《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之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在全世界广为传播。2001年5月15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张。此后,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等纷纷被写入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业的文件中,全国各地有关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摆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在全党形成崇尚学习、重视学习的浓厚氛围,更掀起了建立学习型组织在观念转换和路径选择上的探索热潮。

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核心是提升团组织的学习力,重点是对组织成员的教育培训,本质是创建一种组织学习的模式。它包含着“一个团组织所有成员都在学习”的内在要求。团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学习是共青团的重要任务,要形成全团重学习、人人讲学习的良好氛围,把共青团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团组织。”因此,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内涵应该是:围绕“推动高校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广大青年团员成长成才”这一共同目标,借助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合力机制,推动高校团组织所有成员持续学习、学以致用,实现高校团组织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从而把高校团组织建设成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

三、创建高校学习型团组织的实践探索

(一)在高校团组织中着力培育四种理念

第一,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高校团组织要教育广大团员青年树立起“学习为本”的理念,把学习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高校团组织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时时处处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思想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工作水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第三,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高校团组织要使学习化为团组织日常行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真正把学习引入工作,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把工作引入学习,做到靠学习促进工作,靠工作推动学习,使二者实现互动。第四,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高校团组织要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把个人基础上的学习上升为组织的学习,通过参加学习与交流活动,形成以多信息、多反思,资源共享为基础的学习模式,使个人知识储备变为群体的知识资本。

(二)在高校营造优良宽松的创建环境,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1)要构筑合理的组织体系,不断夯实学习基础。共青团要通过建立学习型团支部、学习型社团、学习型团总支等各类学习型组织,构筑纵横交错、上下结合的学习组织网络,要综合运用团校、研讨班、学习小组、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各种学习媒介和载体,要在团员队伍中建立一体化分组式学习制度,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要创新组织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要把每周至少一次学习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来,践行以工作信息反馈为中心的组织学习、以行动反思为重点的组织学习、以经验和文化共享为特点的组织学习这三大类组织学习形式,通过创建“论坛模式”、“项目模式”、“团队模式”等模式,努力做到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对象角色化。

(3)要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不断增强学习动力。高校团组织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组织学习目标,要把团组织的发展前景及实施的措施,包括积极方面的、存在的困难与团员青年的利害关系等因素在团员青年中宣传清楚,并形成努力追求美好愿景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合力。要在组织广大青年团员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青年的特点,开设交际、礼仪、演讲,增强青年的社会交际能力,着眼提高青年的工作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光亮.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目标和途径【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

【2】伏妍.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8.22

【3】王龙建.对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04

【4】钟国兴.准确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内涵【J】秘书工作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