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蜂蜇伤3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急性毒蜂蜇伤30例临床分析

张全峰

张全峰(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2)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毒蜂蜇伤对人体的危害及发病机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毒蜂蜇伤30例临床资料。结果:轻到中度发热7例,头昏、头痛15例,昏厥5例,全身及局部出现皮疹6例,血压下降4例,蜇伤处疼痛28例,组织坏死6例,血尿4例,各种早搏2例,心动过速4例,尿素氮、肌酐升高5例,肝功能异常4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急性心功能衰竭2例、急性呼吸衰减3例,死亡4例。结论:毒蜂蜇伤患者的预后与患者就诊时间,毒蜂攻击人体的数量,毒蜂种类,基础疾病,患者年龄,以及伤口是否有效处理等有关。

【关键词】毒蜂蜇伤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143-01

Clinicalanalysisof30casesofacutepoisonousbeesting。ZhangQuanfeng.ZhangQuanfeng.Thefourthpeople'shospitalofjiangyou,jiangyousichuan(6217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poisonousbeestingtheharmtohumanbodyandthepathogenesis,improvethelevelof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inJanuary1995toDecember2012,clinicaldataof30casesofourhospitalpoisonousbeesting.Resultsofmildtomoderatefeverin7cases,15casesweredizziness,headache,faintin5cases,6casesofsystemicandlocalskinrash,bloodpressuredeclinein4cases,28casesstingofthepainandtissuenecrosisin6cases,4casesofhematuria,variousprematurebeatin2cases,4casesweretachycardia,ureanitrogen,creatinine,increasedin5cases,4caseswereabnormalliverfunction,2patientscomplicatedwithacuterenalfailure,acuteheartfailurein2cases,acuterespiratoryattenuation3cases,4casesdied.Conclusiontheprognosisofpatientswithpoisonousbeesting,timetothepatient,poisonthenumberofbeesattackthehumanbody,poisonousbeespecies,basicdiseases,patients'age,andthewoundiseffectivetreatmentandsoon。

【keywords】poisonousbeestingClinicalanalysis

毒蜂蜇伤近年来在基层医院越来越多,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毒蜂蜇伤,降低死亡率,特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毒蜂蜇伤30例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是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70岁,平均40岁,所有患者均为野外作业或旅游者,其中26例经治疗好转出院,4例死亡,死亡率13.33%。蜇伤距就诊时间,1—10分钟5例,10—30分钟8例,30—60分钟9例,1小时以上8例。

1.2临床表现与蜇伤程度、个体差异、就诊时间、毒蜂种类等有关。本组病例中,黄蜂蜇伤24例,蜜蜂蜇伤6例;伤口1处3例,2-5处5例,5-10处8例,10处以上4例;蜇伤处毒刺存留18例;轻到中度发热7例,头昏、头痛15例,昏厥5例,全身及局部出现皮疹6例,血压下降4例,蜇伤处疼痛28例,组织坏死6例,有基础疾病存在5例。辅助检查:血WBC10-20×109/L7例,血WBC>20×109/L5例,尿常规提示蛋白尿7例,血尿6例,血尿素氮,肌酐升高6例,其中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肝功能异常7例,心电图提示各种早搏3例,心动过速10例。

2临床处理

2.1立即拨除毒刺蜇伤部位红肿,中央可见黑点,多为刺伤点或毒刺存留部位,应设法拨出。

2.2局部冲洗一般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也可用3%氨水或5%小苏打水冲洗,黄蜂蜇伤需用醋酸。

2.3局部冲洗外伤后,伤口周围外敷南通蛇药(或口服)也可用中药紫花地丁外敷、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30-60g捣烂外敷。

2.4重症者可依病情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或10%葡萄糖酸钙等严重者加用肾上腺素或类固醇激素、强心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等治疗。

2.5对症处理用vitB1、vitC及输液,降颅内压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疼痛较剧者适当使用止痛、镇静剂、呼吸困难者给予通气治疗等。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神志、血压、瞳孔、呼吸、心律等生命体征变化。

3治疗结果

30例毒蜂蜇伤患者经抢救治疗后4例死亡(死亡率13.33%)。其余26例痊愈出院。死亡4例病人中,2例因群蜂蜇伤,送医院不及时(2小时后到医院),虽经积极抢救于1小时后呼吸衰竭而死亡。另2例因年龄大,70岁以上,大量黄蜂蜇伤(蜇伤点12处以上),入院不及时(1小时后),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经积极救治后仍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而于入院后3天死亡。

4讨论

毒蜂主要包括蜜蜂、黄蜂(马蜂或胡蜂)、大胡蜂和竹蜂等。毒蜂对人体的危害性主要是由蜂毒成分决定的。蜂毒是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若干种胆碱酯酶、蜂毒多肽、组织多肽、组胺、5-羟色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无素等。人体受蜂蜇伤后在受伤部位立即出现肿胀、充血、皮肤温度升高2-6摄氏度。受伤部位烧灼感只是蜂毒局部产生的作用,一旦蜂毒被吸收后还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变化[1][2]。蜂毒肽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大量的蜂毒可使人或动物大脑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本文4例死亡病例均有呼吸衰竭,考虑与呼吸中枢麻痹有关[2]。蜂毒还可引起血压降低,主要与磷脂酶有关。本文30例中有4例血压下降,考虑与此有关。蜂毒中的蜂毒肽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具有血管收缩和增加心律等作用。本文中10例出现心动过速,3例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考虑与此作用有关。蜂毒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机制是蜂毒中的蜂毒肽和磷酯酶具有增强红细胞壁的浸透能力,导致细胞内的胶体大量渗出,细胞内渗透压降低,致使细胞产生溶血等;本文蛋白尿7例,血尿6例,血尿素氮、肌酐升高6例,考虑与此有关。

毒蜂蜇伤是基层医院一个常见急症,由于其蜂毒成分复杂,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特别是群蜂蜇伤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有些作用机理还不明了,还有待于研究。蜇伤后及时拨出毒刺和局部伤口处理较为重要,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应熟悉和掌握。

参考资料

[1]董吉祥,内科危急重病手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54-555.

[2]周玉淑,朱华东,急诊医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6)5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