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塞露肛注解除剖宫产术后排气困难的观察和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开塞露肛注解除剖宫产术后排气困难的观察和体会

张培英董幸房林

张培英董幸房林(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济南250022)

作者简介:张培英(1968.2-),女,本科,山东济南人,工作单位济南第五人民医院主官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排气困难的解决方法,减除产妇的痛苦,增进健康。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10月80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困难的产妇20例,给予开塞露40ml肛注通便,以解决术后排气困难问题。结果:20例产妇均在排便后排气,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结论:开塞露通便来解决术后排气困难的方法,经济、方便、易行、产妇无痛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干预;排气困难;开塞露肛注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75-02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顺顺利利的生产,母婴健康是众望所归的喜事,但是总有一些因素不利于自然分娩而造成难产,这时剖宫产手术就是解决难产的有效措施;加之一些人为的社会因素,主动要求剖宫产分娩,而使得近十几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但手术后并发症也随之而来,不容忽视,其中最常见的也最普遍的就是术后腹胀、腹痛、排气困难。这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又因为没有排气而不能完全进食,影响术后的康复及乳汁的分泌,进而影响了母婴的健康。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实施了术后恢复肠功能的早期干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日内排气率达到了97.5%;但是还有少数排气困难的产妇困扰医生护士,自从使用了开塞露肛注后,这一问题解决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自2010年1月-10月在本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800例中术后出现排气困难的产妇20例,年龄在20-38岁,实施开塞露肛注。此病例在年龄、手术方法、麻醉方法、遵医行为及术后实施恢复肠功能的护理干预方法上均无差异。

1.2方法

1.2.1术后恢复肠功能的护理干预方法

1.2.1.1心理疏导:术前安慰、鼓励、消除产妇的紧张、焦虑,讲解手术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配合。术后祝贺、关心、体贴、照顾,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各种功能及早恢复的必要性,尤其是胃肠功能,宣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促进乳汁分泌的前提是恢复胃肠功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产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遵医行为贯穿始终。

1.2.1.2及早恢复肠功能的传统干预措施:①饮食指导:术后禁食6小时,6小时后进流质饮食,没排气之前忌服糖水、牛奶、豆浆等产气食品,排气后可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香蕉等。②体位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后可随意更换卧位,取半卧位,侧卧位等,活动四肢(做屈腿、伸腿活动),促进肠蠕动,促进排气。③腹部和腰骶部按摩:做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和腰骶部背俞穴按摩,可促进肠蠕动。④术后24小时拔尿管后,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及早排气,预防肠粘连,肠梗阻。⑤排气困难的产妇收腹带不可扎得过紧,否则会影响肠蠕动。

1.2.1.3传统解决腹胀的方法:①肛管排气;②针刺足三里;③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等。

1.2.1.4开塞露通便法:开塞露40ml,使用时剪去封口端(开口处应圆润光滑),挤出少许液体润滑开口处,嘱产妇取左侧卧位,做排便动作以放松肛门括约肌,轻轻插入肛门后,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嘱产妇尽量保留5-10分钟后再入厕排便。

2结果

20例排气困难的产妇在使用开塞露通便的同时,全部首次排气成功。

3讨论

3.1术后引起腹胀的原因:①手术中对腹腔器官的干扰,虽然没有对肠道造成直接损伤,但胃肠会受到激惹,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正常胃肠功能改变。②手术麻醉药物的应用使胃肠蠕动受抑制。③术后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使胃肠蠕动减慢,胃肠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④术后进食量少,膳食中缺少粗纤维素的食物,不能刺激大肠蠕动;再者,因手术原因和人的自主控制意识,而使排便频率改变,在肠道内蓄积的粪便滞留在肠腔内,因腐败作用而产生过多的气体而不能排出。⑤术后由于刀口疼痛,产妇呻吟,说过多的话,有的甚至抽泣,可咽入大量不被肠粘膜吸收的气体而加重腹胀。

3.2胃肠功能的恢复标准:首次肛门排气是胃肠功能恢复的初始指标,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是手术者全身机体康复的重要指标。

3.3肠蠕动恢复标准:通常术后48小时内恢复正常的肠蠕动[1],一经排气,腹胀即可缓解,痛苦减轻。

3.4排气困难的诊断标准:剖宫产术后针对腹胀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前提下,术后48小时后仍不排气,但有肠蠕动(排除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称之为排气困难。

3.5开塞露通便排气机理:开塞露是一种常见的通便药物,系用50%甘油或山梨醇制成,其药物进入直肠后,给肠腔一定压力,机械性刺激直肠平滑肌,反射性引起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舒张,腹肌和膈肌收缩,增加腹压,使粪便排出[2]。排便的同时,由于肠蠕动的增加和肛门括约肌的舒张使肠道内积存的气体排出,从而缓解了腹胀及痉挛性腹痛,减轻了产妇痛苦。

4小结

开塞露通便缓解腹胀,相对于传统方法来说,无痛苦、经济、简便、实用,效果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钟国隆.生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