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探索高德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浅谈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探索高德敏

高德敏

高德敏(广元市旺苍县七一中学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历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141-01

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创新"已成了时髦的名词。我们初中历史教师不能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上,必须努力"创新",给历史教学开辟一片蓝天绿地。

一、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历史教学原别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性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井分析历史。为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学原则就必须创新,要采用多维教学法,即多角度、多系统地启迪学生思维。并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能力为原则,使初中历史教学承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

2、历史教学理念要创新。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2、从学科属性来看。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学习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能否以积极的态度投身社会发展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努力创新的保证。人在多大程度上认识自己,决定着在多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自己,历史上的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启蒙运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等等)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二、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策略

1、创新教学内容。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因教材容量限制,选材不够,与突出创新有一定差距,有些与创新教育因素特别突出的实例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大功夫。根据学生知识底细和教学目标,恰当添删内容,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带着满腹疑问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最大现度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广大历史教师注意的是,教材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能否从新的角度去处理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其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创新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2、创新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犹如"死水一潭",缺乏生机和活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绝不会对自己感到索然无味的课程倾注热情。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创新适宜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课堂上增加一些学生活动内容(讨论、讲述、辩论、扮演等等),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给他们展示自我、自主学习的机会,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教师只有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历史教学的主体,才能亲身体验和感悟历史的脉搏。

(2)教学环境要优化。好的环境让人心情舒畅,好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心理和思维得到解放。这就要求教学环境是民主性和开放性的。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是不受压抑的,学生能够突破教师和教材的束缚,敢于和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创新教学评价。一是以过程评价为重点,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对学生随时表现出来的创新信念和欲望、创新的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创新的灵感,及时发现与评价,既能准确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情况,同时又能导引学生的学习活动;二是结果评价应尽量减少记忆性和理解性的题目,增加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内容,让学生活学活用,这也能改变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激发学习的热情;三是变横向评价模式为纵向评价模式,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从创新能力发展要求和创新型人才特征出发,承认个性发展差异,不以统一标尺抹杀和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

4、创新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演示教学是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的,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我在教学《美国南北战争》时,为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爱憎分明的情感,用演示文稿插入了林肯遇刺的情境图(1865年4月14日,剧院里,凶手蒲斯用枪对准林肯后脑),并绘声绘色介绍林肯遇刺的简要经过,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罪人的憎恶和对历史伟人的爱戴,从而使自己立下远大的志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不仅能使历史知识表象更能直观地跃入学生的脑海,还能使学生获得明确的历史概念和清晰的记忆,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形成完整而全面的知识体系。

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围绕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创造性地挖掘和使用历史教材,是受教育者的品格、意识、思维等素质得到发展。经过努力,我相信我们初中历史教学阵地一定会结满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