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的风险隐患与防范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急诊护理的风险隐患与防范管理探讨

谌艳玲

谌艳玲(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510317)

【摘要】医院的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前线,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甚至存在生命危险,这些都对急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护理处置不得当或者出现护理差错,就会导致医患纠纷,严重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及正常工作秩序,所以近些年各大医院对急诊护理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通过各种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本文对急诊护理常见的风险、隐患以及具体防范管理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隐患防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53-02

医院的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前线,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甚至存在生命危险,这些都对急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护理处置不得当或者出现护理差错,就会导致医患纠纷,严重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及正常工作秩序,所以近些年各大医院对急诊护理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通过各种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

1急诊护理的风险隐患

1.1护理监管体制不健全

在所有急诊护理风险因素中,护理监管体制不健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是护理管理的核心环节,如果监管体制不健全就会导致对急诊护理管理的失控,急诊护理人员会缺乏相关的工作依据,组织管理涣散,没有护理人员的逐级监督、管理、指导,特别由于急诊科的工作匆忙,患者人数多、流动性大[2],并且护理管理人员需要处理的突发事件比较多,所以没有完善的护理监管体制,就势必造成护理措施不到位、人员配备不足等情况发生。

1.2护理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医院对急诊护理管理都有相关的规定,规定项目、细节也比较规范,但是缺乏有力的监管,造成护理监管制度的形同虚设[3],大部分急诊护理管理都还停留在内部管理,人管人的阶段,同时很多管理者都忙于日常事务,所以没有时间提高急诊科的整体护理质量,这就导致急诊护理的管理力度严重不足。

1.3护理操作落实不到位

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落实不到位直接导致的就是护理人员的操作落实不到位,经常性的发生护理差错。监管不到位就会给一些护理人员留有余地,导致出现在工作中仅确保速度、项目,不顾护理质量,私自简化护理操作流程[4],在执行医嘱时不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巡视不认真,对所需急诊抢救物品的准备不到位,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不彻底等情况。

1.4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低

由于急诊护理工作的日常强度比较大,所以导致进行年护理人员流动性的加大,部分优秀的护理人员不愿意留在急诊科,这就导致急诊护理科人员水平的降低[5],很多都是刚刚从事护士工作的年轻护士,所以由于这些年轻护士的经验不足、技能操作不熟练,所以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存在明显的应急能力不足,并且没有处理、解决纠纷的能力,导致一些小矛盾被激化。同时相应技能水平的有效,在进行急诊治疗时也存在不熟练、不正确的情况。

1.5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弱

目前大部分的护理人员还依旧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技术工作,只要做好相关技术操作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显著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维护自己权利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6],所以对于护理人员不能耐心回答自己问题,操作存在失误,没有对自己病情进行妥善处理的护理人员存在极强的维权心理。但是恰恰目前部分急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忙碌,会在工作中严重缺乏服务意识,例如:不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不会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等,

1.6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急诊科年轻护理比较多,大部分没有过多的人生阅历,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所以在工作中明显缺乏责任心,不会设身处地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不够关注,没有提前判断病情变化的意识。

1.7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

大部分急诊护理人员在抢救急诊病人时大部分考虑是如何进行护理操作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更有利,而会忽视对相关临床观察记录等文字资料的记载,所以导致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就会存在佐证资料缺乏的情况。

2风险防范管理的具体方法

2.1健全护理监管体系

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建立符合本院急诊科实际的护理监管体系,并且该护理监管体系一定的便于实施,适合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完善逐级管理和院内监管的相关规定,让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实施简便、使用。

2.2加强风险监管管理力度

在护理监管体制下严格执行,发现错误不姑息、不放纵,将一些可以避免的护理差错降低到最低,让所有急诊护理人员都严格遵守,将护理规范操作行为习惯化。

2.3加强护理业务培训

定期开展急诊护理业务技能培训,让年轻护理人员尽快掌握日常常见病例的急诊处置相关技能,形成传帮带的优良风气,不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2.4提高服务意识

开展服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将患者看成自己的家人,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积极沟通,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2.5加强法制教育

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要完善各种临床资料的填写,强化工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发生。

3小结

研究发现,目前急诊护理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护理监管体制不健全、护理管理力度不够、护理操作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技能水平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弱、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等,针对这些风险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方法,将护理风险减低到最低水平,通过各种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为医院有序经营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雷轶芳,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230—231

[2]邵凤娣,萧海怡,蓝芬芳,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08—109

[3]乐惠玲,急诊护理的风险隐患与防范管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6):737—739.

[4]萧佩仪,张桂芬,何艳梅,等,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成效[J],现代医院,2012,12(2):132—135.

[5]张海英,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4):107—107.

[6]郑乐乐,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安全的作用[J],求医问药,2012,10(3):28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