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胃痛治验

王开兴1侯效峰1王成龙4徐经世2指导老师王化猛3指导

1安徽省涡阳县中医院安徽亳州2336002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3安徽省涡阳县人民医院安徽涡阳233600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徐家汇200032

关键词:胃脘痛;胃炎;肝郁脾虚;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胃脘痛是常见病、多发病,古有“十人九胃”之说,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胃痛的病因很多,有受寒引起的寒邪客胃,有饮食损伤引起的饮食伤胃,有生气、忧愁等精神因素引起的肝气犯胃,又叫肝胃不和,有身体虚弱引起的脾胃虚弱证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肝气犯胃。人有七情六欲,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往往出现情感问题,人“不随意事十之八九”,所以生气、忧愁、苦恼在所难免,由此产生的疾病也相应增加。西医称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多属这类病变。西医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等,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特别是肝气犯胃型胃炎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方法,正合病机,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就用病例见证中医中药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炎的优越性。

病例介绍:

马某某,女,60岁,家住涡阳县闸北镇,胃脘部胀满疼痛已有10年余,近两个月来加重,伴泛酸打嗝,食欲不振,乏力失眠,大便干燥难解等症,曾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后又到蚌埠等大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给药治疗未见好转。后听人介绍,来余诊室求治。初诊日期:2016年3月2日,患者自述,腹部胀满疼痛,不吃任何东西,还是越胀越重,已是7天余没有吃喝,还是胀满难忍,说是“自觉不能活了”,“可能是要死了”。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按其症情,乃系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之象,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为治,拟黄连温胆汤加减为用,药用:姜竹茹10克,陈枳壳15克,陈皮10克,姜半夏12克,茯苓神各30克,炒白术15克,黄连6克,代赭石15克(先煎),乌贼骨20克,丹参15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10克(后下),远志10克,合欢皮30克,厚朴15克,麦芽15克,建曲30克,炒山楂5克,杏桃仁各1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16年3月10日,药后头3—4天时胀满没有减轻,至第5剂药后胀满才逐渐减轻,至7剂药后胀满已去近半,能稍进饮食,大便干燥好转,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按其症情,仍乃系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之象,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为治,拟黄连温胆汤加减为用,效不更方,上方去杏桃仁,加枣仁3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16年3月20日,药后诸症大为好转,腹胀已能忍受,泛酸减轻,失眠已有改善,饮食有增,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按其症情,仍乃系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之象,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为治,拟黄连温胆汤加减为用,上方继用,7剂,水煎服,日一剂。

四诊:2016年4月5日,述其药后,胀满消除,饮食、二便、睡眠如常,一切良好,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嘱其停药观察,后电话随访,一切正常,胃痛腹胀没有再犯。家人非常感谢。

讨论:

本案患者胃脘部胀满疼痛已有10年余,近两个月来加重,伴泛酸打嗝,食欲不振,乏力失眠,大便干燥等症,曾在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后又到蚌埠等大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给药治疗未见好转。后听人介绍,来余诊室求治。患者自述,腹部胀满疼痛,不吃任何东西,还是越胀越重,已是7天余没有吃喝,还是胀满难忍,说是“自觉不能活了”,“可能是要死了”。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按其症情,乃系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之象,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为治,拟黄连温胆汤加减为用,药用:姜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姜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陈枳壳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厚朴下气除胀,气滞腹胀最为适宜,炒白术健脾和胃,共为臣药,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神健脾渗湿,合合欢皮、远志养心安神,黄连清热燥湿,代赭石平肝降逆,配乌贼骨对泛酸吐逆有良好的效果,丹参、檀香、砂仁三药合用即为丹参饮,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血瘀气滞,心胃诸痛,是化瘀行气止痛之良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胆胃诸痛,效果良好。麦芽、建曲、炒山楂健胃消食,杏桃仁活血润肠通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凑疏肝解郁,降逆和胃,燥湿化痰,健脾和胃,下气除胀的作用,药后头3—4天时胀满没有减轻,至第5剂药后胀满才逐渐减轻,至7剂药后胀满已去近半,能稍进饮食,大便干燥好转,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按其症情,仍乃系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之象,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为治,拟黄连温胆汤加减为用,效不更方,上方去杏桃仁(因大便干燥好转故去),加枣仁加强养心安神之功。药后诸症大为好转,腹胀已能忍受,泛酸减轻,失眠已有改善,饮食有增,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按其症情,仍乃系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之象,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法为治,拟黄连温胆汤加减为用,上方继用,7剂,水煎服。药后,胀满消除,饮食、二便、睡眠如常,一切良好,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嘱其停药观察,后电话随访,一切正常,胃痛腹胀没有再犯。家人非常感谢。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用温胆汤加减,一般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记得1987年有一赵姓患者,女,72岁,患胃脘胀痛,多日不食仍是胀痛不已,多方治疗不见疗效,后经人介绍,来门诊求治,也是给她用了黄连温胆汤加减,很快好转,后每逢生气犯病,必来门诊求治,每次都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而且很快解除病痛,后发作逐渐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趋于痊愈。现已百岁有余,仍健在,能自理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家人每次见了都非常感谢。1987年的这位患者是余第一次治好的肝气犯胃极度胀痛的胃炎,在那以前余不能辩证识别这类胃炎,记得1985年一个陈姓患者,就是患肝气犯胃极度胀痛型胃炎,当时余不能识,以为是胃寒所致,结果服药无效,病人信任我,我却不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我难过极了,后潜心研究,到处请教,最后才认识到“胀痛、脉弦、舌暗”这几个肝气犯胃的特征,利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好了无数患这类病证的人,为病人解除了痛苦,甚感幸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