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卫生学校药学专业“一对一”构建模式研究

/ 3

河源市卫生学校药学专业“一对一”构建模式研究

何洛1周春燕1杨芬1邬小赢1黄笑风1邹丽红1黄礼

何洛1周春燕1杨芬1邬小赢1黄笑风1邹丽红1黄礼建1袁大宇2黄导3吴国伟4

(1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河源517300)

(2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龙川517300)

(3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医院广东龙川517300)

(4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中医院广东龙川517300)

【摘要】中职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探讨了药学专业教师与医院药学专业人员结成“对子”的“一对一”构建模式,开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从而建立起一支符合中职教育当前形势的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双师型”药学专业“一对一”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019-02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社会性和人民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进入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1]。

2002年到2005年的四年间连续三次召开全国性的职业教育大会,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2010年7月13日,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一支高效的“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已是迫在眉睫[2]。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办好卫生职业教育的关键,新形势下要求卫生职业教育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卫生职业教育的师资现状是:教师的学历结构普遍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师比为45:1,与教育部2010年生师比逐步达到16:1左右的要求相差较多;而且中等卫生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技能型人才[3],因此主要侧重点在于实践,以实践来促成学生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但目前不少专业教师是“半路出家”即从学校到学校,教师缺乏严重的实践经验。

1995年国家教委在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到“双师型”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4]。

药剂专业是我们学校的重点专业,从1972年开办至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但是教育弊端也日益凸显,其中药学专业教师整体水平偏低,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操作技能严重脱节。

因此在卫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校必须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2、我校药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探索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我校药剂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加快我校药剂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校药学专业教师从“一对一”构建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所谓“一对一”构建模式即教师与医院药房、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学专业人员进行一对一长期合作,使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与医院药房的药学专业人员的理论与带教水平提高,同时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加强,实现学校与临床、生产、流通等环节的无缝对接,使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尽早的融入到岗位工作中去。

3、药学专业“一对一”构建模式具体方案的实施

3.1成立我校药学专业“双师型”“一对一”构建模式课题组,就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策划、筹备,何洛老师是本子课题的负责人。

3.22010年5月,由河源市教育局、人事局和卫生局领导牵头,我校领导分别与龙川县中医院、龙川县人民医院、龙川县妇幼保健院领导就开展“一对一”构建模式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签订“一对一”双方法人单位医、教合作协议书。本合作协议书的签订明确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3选定人员结成“对子”

3.3.12010年6月,通过公开招聘,何洛,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师,药学本科学历,执教9年,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主管药师资格证书;杨芬,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师,药学本科学历,执教5年,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和药师资格证书;周春燕,河源市卫生学校教师,药学本科学历,执教4年,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和药师资格证书;袁大宇,河源市龙川县人民医院药房主任,药学本科学历,持有药师资格证书;吴国伟,河源市龙川县中医院药师,药学本科学历,持有药师资格证书;黄导,河源市龙川县妇幼保健院药师,药学本科学历,持有药师资格证书。我校三位教师与医院的三位药师分别结成“一对一”关系,即两个人结成“对子”共同填报了卫生职业教师资队伍建设医、教“一对一”构建模式申请表,并得到了双方所在科室、单位的正式批准。

3.3.22010年7月在子课题负责人的安排下和双方单位的指导下,药学专业“一对一”结对子成员到对方工作科室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有关规章制度;共同制定医院药房工作计划和药学专业教学计划。

3.3.32010年7月-12月,药学专业教师在医院执业注册,开始在医院药房工作;医院药学专业人员在我校承担药学教学、参与集体备课、听课等教研活动。

3.4我校药学专业“双师型”“一对一”构建模式课题组小组在课题开展中期,对药学专业“一对一”构建模式研究进行了中期检查并报告工作,及时总结了前一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及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进行了调整和部署。

3.5最后根据药学专业“双师型”“一对一”合作情况写出工作总结并撰写论文。

4、研究结果与效果

经过6个月的“对子”合作,我校三位药学老师共完成医疗机构当班:8(小时)×2(天)×4(周)×6(个月)×3(个人)=1152(小时).医院药房药师共完成我校药剂专业课时:4(小时)×1(周)×18(周)×3(个人)=216(课时)。从始至终,“一对一”活动进展顺利,未出现药房调剂差错和教学事故。

4.1结成“对子”,实现了“对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

为了保证本课题的开展,学校与医院合作能取得胜利,签订了医院与学校合作协议书。按照合作协议规定,药学教师成为医院的一员,可在工作或休息时间在“对子”的带领下,到医院工作,完成处方审核、临床用药指导等工作,同时遵守药品管理法和医院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药师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不损害本单位经济利益和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经本单位批准并签订协议后,成为学校兼职教师的一员,在“对子”的指导和陪同下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任务如《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等课程部分章节内容的讲授及教案的书写、课件的制作,遵守劳动纪律和内部规章制度。

4.2结成“对子”,校院双赢

通过“对子”合作解决了长期以来我校药学教师兼职临床药学工作和临床药师兼任我校教学任务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医院药房作为我们学校学生的见习基地的问题。从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表(调查表)、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表(自评表)、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表(学生评价表)、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表(专家评价表)这四个表可以看成出,经过“对子”合作,教师获得医院药房的实践经验,实践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医院兼职教师加深了其理论水平,同时龙川县中医院的黄导药师在我校老师的帮助下,通过了心理学、教育学、普通话的考试,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从学校而言,也解决了因师资不足而难以送教师到医疗机构全脱产进修培训的问题。

5、课题研究结论

5.1开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

我国职教师资的师范教育历史较短,中职教师来源和组成比较复杂,很难通过单一的方式快速、有效地提高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5]。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药学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中“一对一”的模式,强调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方法。

5.2符合中职教育当前形势的需要

“双师型”教师不是“双证型”教师。在部分人的心中,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型”教师,其实这是明显的错误认识[6]。“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职业教育的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由于“半路出家”即从学校到学校,这部分教师普遍感到“双师型”教师的目标要求比较高,达到目标困难也较大,因此迫切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校药学专业教师“一对一”的结合,大大的增强了青年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真正的做到了教师的“一专多能”。

5.3药学专业“一对一”模式发展空间大

“一对一”模式不是只限于我校的药学专业的教师与医院药房的药学人员结成的对子,还可以辐射到与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学人员结成对子;“一对一”模式也可以辐射到一名药学教师可以分别与药厂、药品经营企业或医院的药学人员结成对子,这样就可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

6、讨论

6.1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需要时间[7]。

6.2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校药剂专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9年,我校药剂专业在校生402人,而药学专职教师才9人,生师比为44.67:1,与教育部2010年生师比逐步达到16:1左右的要求相差较多;而教师授课周学时数也平均超过了16学时,药学专任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因此要保证教师边执业边执教在时间上有较大的难度。

6.3学校应建立有利于药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同时鼓励和激发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让学校专业教师能够走进行业、企业,学到真本领,切实提高“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邬宪伟选择的教育---职业教育的一个新视角上海教育出版社.

[2]赵龙刚等.浅析“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8期.

[3]焦安红.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13-15.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5]隋广智对于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职业教育.

[6]王荣娟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7]杨立群,许伟岚.专兼职护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0):1415-141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B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