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电力企业部门中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探究在电力企业部门中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

余凡万永青张思敏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滁州市城郊供电公司,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供电三率是评价电网企业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线损率、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其中线损率尤其受到电网企业的重视,一方面电网线损率直接与电网企业的经营相关,降低线损率可以直接提高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要求下,降损节能是国家对电网企业的监管要求。

关键词:电量;线损管理;系统建设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资源、能源的消耗,电力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在电力资源逐渐减少的今天实现对电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成为电力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配电线路线损管理能够有效管理和把控电力损耗,实现对电路管理的优化控制。为此,该文在结合当前配电线路线损管理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具体分析配电线路线损管理系统。

1线损管理系统完善的意义

1.1必要性

配电线路线损管理系统的完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电力企业配电线路线损管理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线路、变态切换操作过程中对配电线路线损统计管理带来的损害。配电线路线损管理系统的完善也是严格按照信息系统原始数据信息规定和线路、设备物理结构、接带关系来开展一系列线损统计计算的重要基础,对实现配电线路线损管理和电力企业综合线损管理的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支持。

1.2可行性

结合社会发展对电力企业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提出的要求,依据当前供电终端、售电终端侧电能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平台建设的发展需要,在多数电力企业基本完成了35kV变电站的建设,优化了变电站母线电量平衡自动化计算分析和供电侧关口电量的远程传输功能,为配电线路线损考核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信息的支持。

2线损产生的原因

2.1供电量和售电量调节不规范

在线路、变台出现切换的时候,电力系统一般会通过调整线路、变台供电量和售电量的方式来减少线路切换、调整、更改对线损统计考核计算的影响。但是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一些地区在电量调整方面采取的仍然是惯用方式,在具体调整上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

2.2缺乏对线损计算重要性的认识

线损知识理论对配电线路线损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电力企业缺乏对线损计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线损计算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手段、方式比较落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线损计算管理上采取的手工计算方式无法确保计算数据信息的准确。同时,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操作中将线损计算问题看作是平时工作的一项内容进行计算,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电网运行实际情况。

2.3管理现状

由于电网为配电网,电源单一,相互交叉少,主网仅作为调度监盘,电量实现区县独立核算,与之相对应的线损统计和管理根据区县购电关口结算确定,有显著的配电网特征。

3线损管理系统

3.1统计线损与同期线损融合

统计线损和同期线损是在线损统计上,使用同一套电网模型和线损统计模型,结合不同批次数据生成的两类结果,服务于不同的统计和应用目的。统计线损是根据抄表例日实际发布的结算电量为基础数据统计的线损,和企业经济密切相关,不能出现一度电的偏差,而且供售电量非严格意义上的同期。同期线损采用实测数据,例如对15日0时,从供电关口到末端用户,皆采用统一时段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统计。统计线损数据与电力企业报送给政府相关单位的统计数字一致,其累计结果可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但是月度间波动较大,甚至单月可能出现负损。同期线损以实测数据为统计基础,可实时、准确反映线损管理情况,但受到采集率、误码等情况的影响,统计结果仅作为参考。在系统设计时,通过一套模型两套数据服务于不同的统计目标,实现线损统计和线损监测的高度融合。

3.2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集成需求

1)数据集成需求。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主要涵盖多方面的复杂内容,通常包括线损管理中的同期线损管理、文件管理、拓扑管理、统计线损管理、理论线损管理、指标管理、线损监测等重点内容,必须和研发、监管、营销和调控等部门做好数据和业务的集成工作,实现数据完整、精确、高效地传输密切关系到系统的建设与应用质量。2)平台集成需求。建设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平台需要集成多种平台为一体,包括数据中心平台、营销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电网GIS平台和统一授权平台等多平台的集成。3)系统层面需求。对于这方面的集成内容通常需要分割为两部分内容,即平台集成和数据集成。通过对系统数据的整合传输,从而将国家电网总部与各地电力公司之间平台进行连接。其中数据集成重点涵盖发展、调控、营销等专业部门的有机集成;而平台集成包含了大数据平台、营销数据平台、电网GIS平台、IMS系统和统一授权平台等集成。

3.3线损管理系统基础模块与架构

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基础模块与架构分为系统模型、数据管理、线损分析和结果管理四大模块。系统模型完成电网模型和线损统计模型的构建,是开展线损统计的基础;数据管理集成了电量采集系统与线损统计相关的各类关口数据,实现了线损统计关口电量数据的自动化;线损分析包括四分线损、智能分析和时差分析等模块,实现统计线损和同期线损的综合管理;结果管理包括数据上报和审核、报表中心等模块,完成线损的结果管理。

3.4配电网模型构建

地电电网以配电网为主,在某些区县甚至形不成常见的骨干网。例如常见的一个国网厂站的出线,自结算关口表计以下就独立形成了地电的一个供电区域,线损管理无须关注关口以上的线损。基于实际状况,需要以间隔为结算关口来构建配电网模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以厂站为点、以联络线连接构建的电网模型。间隔分为一般间隔、区外间隔、厂站间隔、国网间隔和T接间隔,有网成网,无网自成一体,完成去中心的配电网模型构建。

3.5规范售电量和供电量的数据

在应用科学、规范配电线路线损管理系统之后,电力企业可以加强对整个电力企业供电情况的分析管控,在分析的过程中统计出电路所需要的电量,通过对各个环节电量的汇总分析来判断电路系统运行可能出现的电力损耗,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指定的要求严格记录电力线路中的用电量、供电量,避免人为因素对整个电力系统使用的破坏。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电力企业的运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企业电力在日常经营和输送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力损耗。对于这一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就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为此,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配电线线损工作的优化管理,在线损工作管理中打造规范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欢腾,肖毅.配电线路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功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9):204.

[2]刘道新,胡航海,张文晋,等.配电网同期线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25(5):42-45.

[3]王征.基于配电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5):113.

[4]冷叶华,陈鸿琳,李欣然,等.探究基于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通气线损系统建设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9(18):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