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的汽车内外饰非金属材料研究边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绿色环保的汽车内外饰非金属材料研究边帅

边帅

(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研究院河北邢台054800)

摘要:汽车内饰涉及到诸多的部件,这些部件组合起来为驾驶人员与乘坐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的车内环境。尤其是随着材料学的发展,汽车的内饰所采用的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如座椅的面料,车内座椅内部的骨架等等。尤其是一些改性材料的出现,不但增加了车内的舒适度,还增加了车内的功能。因此,本文针对传统汽车内饰材料的弊端以及汽车中新型材料的应用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环保;汽车内外饰;非金属材料

1引言

随着时代的脚步,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身体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追求在不断提高,低碳环保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汽车对环境问题是一项重大的威胁,为了达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将绿色环保概念引入到汽车装饰行业中。汽车的装饰就是对汽车内部和外部进行装饰。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内部舒适度和外观设计绿色环保的要求,汽车厂商要选择绿色环保的汽车内外饰材料对汽车进行装饰,达到减少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我国汽车行业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传统汽车内饰材料的弊端

2.1传统材料舒适可靠性低

汽车虽然是一种代步工具,但是,由于其内部存在一定的空间,因此,只有具备一定舒适度的内部环境才能够为驾驶员以及乘坐人员提供良好的车内环境。由此可见,材料的舒适度是进行汽车制造时车内饰材料选择的重要原则之一。但是,与之相对的,传统的汽车内饰当中所采用的一些传统材料舒适度较低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且在安全可靠性当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由于传统材料自身的特点,可能难以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乘客与驾驶员在长时间的坐在车内环境中会产生较大的疲劳感,降低舒适度。由于汽车这种交通运行方式自身的特点,很容易产生一些交通事故,严重情况时可能会引发火灾。传统的车内饰材料不但没有阻燃效果,可能自身就具备易燃易爆性,一旦触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需要选择一些新型的车内材料,其需要在具备一定舒适度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阻燃特性。另外,在材料与乘员直接接触的部位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效果,进行保护乘客与驾驶员的安全。

2.2传统内饰材料安全健康性较差

传统汽车内饰材料的舒适度不足,可靠性较低只是其一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它在自身的材料安全性当中也存在不足。传统的汽车内饰采用的材料大多是经过化工生产得来的,这些材料有可能会释放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与物质,例如甲醛等。特别是车内环境相对狭小,如果这些内饰材料能够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会进一步对驾驶员与乘客的身体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这是传统车内饰材料安全健康性较差的体现。因此,在进行车内饰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点,便是其天然特性,最好选择一些天然性的纤维织物,这些物质基本不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维持车内环境,保证人体安全。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在进行车内饰选择时,充分考虑各种材料,最后最好选择同种类的内饰材料,能够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浪费。

2.3传统材料不抗菌

由于车内环境的特殊性,很难对各个角落进行彻底的清除打扫,这就使得如果不注意车内环境的保护,很容易滋生细菌,侵害人体。传统的车内饰材料对这些部分的考虑不足,没有涉及到抗菌材料,因此,传统材料并没有很好的抗菌特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车内打扫清楚的不彻底,使得细菌的滋生越来越严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出现。而通过新型抗菌材料的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环境内部的细菌滋生,进而提升汽车内部的卫生度与安全性,这是传统的汽车内饰材料所不具备的。另外,新材料的使用还可以增加舒适度,提升档次,进而提升汽车的品位。合理的设计以及合理的材料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汽车制造所需的成本,节约资金以及能源的投入,进而增加经济效益。由于汽车中可能会存在儿童,儿童对于细菌的抵抗力较弱,如果不做好车内抗菌措施,对儿童的身体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低成本材料的选择

在汽车的外部装饰过程中,选用免喷漆材料可以免去喷漆前的表面预处理、正式喷漆和后续的干燥过程,而是通过模具铸造获得成品的。选用这种材料不但大大降低了汽车装饰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同时也提高了优质材料的比例,获得了汽车厂商的一致好评。在对免喷漆的项目进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要选用光泽度高、耐候性能强、耐化学性强以及低毒不易挥发的材料;(2)相在关部件包括浇口、排气模具表面抛光的设计方面要合理科学;(3)要注意色彩格调的选择,设计出消费满意的模具进行铸造,达到采用传统喷漆方法的效果,实现对之前喷漆过程的完全取代。

4新型汽车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4.1纳米复合材料

该材料是最近兴起的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由有机聚合物基体与纳米无机分散相(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组成。由于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和强界面组合,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强度高、耐热、抗紫外线、色泽稳定、质量较轻、阻燃、阻隔性好,加工性能好等。另外,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于可见光的波长,纳米塑料还可以显示出良好的透明度和较高的光泽度。纳米复合材料与传统热塑性聚烯烃部件的体积相当,但由于所加纳米粒子的最少,因此成本较低。纳米部件与热塑性塑料制品的生产程序一样。无需更改模具的设计或考虑个别模具的设计。其主要应用对象为保险杠、散热器、底盘、车身外板、车轮护罩。活动车顶及其他保护胶条等外装件。仪表和内饰板、安全气囊等内饰件等。

4.2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LGF-PP)

STAMAX公司近年来开发了一种高弹性模最复合材料LGF-PP,玻璃纤维的长12-25mm。该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较高的强度、模量、韧性、更好的耐低温、抗疲劳以及低廉的价格、可循环使用等性能。LGF-PP较高的力学性能及其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注射、挤出、压制、层压均可)越来越多的受到汽车开发商的青睐。LGF-FP可取代现有的材料,用于仪表板托架、保险杠梁、防溅板、车门和工FEF等零部件。宝马公司在微型底盘汽车的前端部件系统采用30%的玻璃纤维增强的PP材料。该材料通过集成悬挂式前端部件系统来降低成本,与GMT相比可以减少30%的部件质量。而美国DOW化学公司使用该公司最新的结构粘结系统(LESA)并以长玻璃纤维增强的PP加入到钢铁之中,形成一种塑钢混合体系。它只是一种环氧丙烯粘合剂将PP与金属结合起来并且不用燃烧处理及电晕处理。从长远来看,以上这两种技术因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性能效益。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绿色环保概念的不断普及,汽车内外饰非金属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突破,人们寻求更轻、更安全、更低廉的材料实现汽车产业的革命性突破,从而推动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汽车制造技术也会不断的进步,并向着高性能的塑料应用方向落实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小亮,李明远,史永辉.塑料材料在汽车内外饰中的运用[J].工业,2016(2):00159.

[2]王亮,黄江玲,刘丹丹.汽车内饰零部件及其材料VOC含量分析的采样方法[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2(01):12-17.

[3]张玉平,聂伟.浅谈塑料材料在汽车内外饰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