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伐他汀钙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匹伐他汀钙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

李迎春

李迎春(吉林省公主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6100)

【摘要】目的使用匹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5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情况,在晚上休息前给每位患者口服匹伐他汀钙,口服剂量因人而异,对所有患者进行6周左右的观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水平变化和肝肾功能情况。结果使用匹伐他汀钙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的水平变化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治疗6周后,患者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对患者使用匹伐他汀钙后,通过临床观察可以知道匹伐他汀钙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在临床用药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匹伐他汀钙高胆固醇血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20-01

在所有病症情况中,因冠心病引发高胆固醇血症的情况最为突出,高胆固醇血症的血管病变危险性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水平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水平负相关。由此可见,降低人体内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1],对于预防动脉硬化以及冠心病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我们对慢病科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的病例中随机抽取5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每名患者使用匹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5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饮食状况都是采用普通家庭饮食,对停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血脂测量,测量出患者的血清TC≥6.54mmol/L;其中男性患者占36例,女性患者为14例,患者年龄在7-69岁之间,其中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分别为10例、28例、17例。

1.2方法

对进行观察治疗的患者使用匹伐他汀钙,使用剂量要根据患者的用药信息和具体情况来分配,用药时间一般在晚上休息前口服,每6周作为一个用药疗程,在用药期间,所有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不变,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不影响调脂效果的药物。经过三周的用药观察后,选择清晨对患者血脂、血糖等进行测量,并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匹伐他汀钙的效果。

根据相关部门的药物试验原则,对调脂药物的治疗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其中TC和TG都分别下降至20%和40%,当HDL-C上升幅度大于0.26mmol/L时,调脂药物的治疗效果良好,当HDL-C上升幅度在0.26mmol/L以内,调脂药物的治疗无效果,无法达到调脂药物疗程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感染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三周的匹伐他汀钙用药后,50例患者的TC和L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而HDL-C明显上升,TG水平变化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比较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匹伐他汀钙治疗六周后,HDL-C水平变化呈上升趋势,TG水平变化成下降趋势,在所有指标系数中,LDL-C水平变化最为明显,差异均比较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六周用药治疗后,有显著效果的患者为16例,使用后有效的患者为28例,无效患者为6例,六周用药治疗后,对患者的肝肾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P>0.05)。

表1患者用药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mmol/L,n=50)

3讨论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使用匹伐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适用于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预防和发病率。冠心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它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诱发冠心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危险的因素之一是LDL-C升高后的高胆固醇血症[2]-[3]。匹伐他汀钙作为一种新型合成的还原酶抑制剂,其代谢分解较缓,在人体内存在时间长,能有效TC的合成与分泌,进而降低血液中TC水平,同时该药也会对LDL-C的合成与分泌产生一定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其浓度,进而缓解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症状[4]。

综上所述,对患者使用匹伐他汀钙后,通过临床观察可以知道匹伐他汀钙对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具有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恢复速度较快的优点,在临床用药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永红,乔钦增.匹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2(12):1236-1238.

[2]杨立红,武云涛.匹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42例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03):311-313.

[3]庄志成.匹伐他汀钙对高血脂伴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