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在脑挫裂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MRI与CT在脑挫裂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王敏可王健吴茂铸

王敏可王健吴茂铸

(台州医院路桥院区放射科浙江台州318050)

【中图分类号】R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CT与MRI中的表现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脑挫裂伤患者的CT与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CT检查显示12例,漏诊18例;MRI显示31例。结论:MRI对脑挫裂伤数量和部位的显示明显优于CT。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是指颅脑外伤所致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分脑挫伤和脑裂伤两种。本研究搜集了2012.1.1~2013.12.30我院临床资料完整且基本同时进行CT和MRI检查的31例脑挫裂伤患者,对于颅脑外伤的正确诊断、治疗准确资料至关重要,为此,对31例脑外伤患者同时进行了CT与MRI检查的病例进行了对照阅片,分析优缺点,以决定如何更好的选择和运用两种检查方法。探讨MRI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1例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6~82岁,平均年龄约37岁,均有外伤病史。

1.2影像检查方法

31例急性脑外伤患者同时进行CT与MRI检查,所有患者检查时间相差1周之内。CT设备:GE16排螺旋CT螺旋机,层厚10mm,层间距10~13mm,病灶局部行5mm薄层或加层扫描;MR设备:GE超导磁共振1.5T,头线圈,常规行横断位T1WI、T2WI、T2flair,其中6例行DWI,2例行SWI。参数:T1WISE序列TR260~480/TE15~22ms;T2WISE序列TR4000~5500/TE100~120ms;层厚619~710mm,并在横断位或矢状位或冠状位附加水抑制序列(FLAIR),参数:TR5936~6075/TE88~100ms。病灶局部行3mm薄层或加层扫描。DWI横轴位检查选b=1000s/mm2。SWI检查参数:TR78.6/TE50.0ms;层厚2mm,FOV24cm;phase256。所有图像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分析阅片,意见不一致时协商解决以达成一致意见。

2.结果

2.1CT

表现31例患者均有外伤表现,如硬膜下血肿或积液,颅骨骨折、头皮血肿等,额叶小片状较低密度灶2处,混杂密度灶6处,颞叶小片状较低密度灶1处,片状混杂密度灶4处;枕叶高低混杂密度灶1处,额颞叶小片状较低密度灶1处,颞顶叶小片状较低密度灶1处,高低混杂密度灶5处。颞叶可疑病灶1例。无明显CT表现者17例。

2.2MRI

表现31例患者中有14例CT显示病灶在MRI上均更清晰显示,且出现更多部位病灶的显示,呈T1WI高或等低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T2flair高信号,病灶显示数目较CT显示更多、更明显,与CT比较,多发现额叶病灶3处,颞叶病灶2处,顶叶及顶叶深部病灶2处,枕叶病灶2处。剩余17例CT显示正常,MR检查均发现脑挫伤改变信号,其中额叶11处,颞叶7处,两侧脑室中央及脑室旁区1例,扣带回1处,直回1处,小脑蚓部1处,枕叶1处,呈T1WI高或等低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T2flair高信号。其中1例行SWI检查,呈明显低信号,显示病灶边界较明确清晰。

3.讨论

CT、MRI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前CT对于脑外伤的检查占据了主导地位,原因是扫描时间快,成像简单,对于出血显示较灵敏,但是颅底伪影干扰,早期病变显示不明显,病变显示不完全,对于病变的早发现和诊疗造成了局限性,随着MR设备越发先进,应用的越加广泛,对尽可能多的发现病灶数量、部位、提早发现时间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依据[1]。

对于急性、超急性期脑挫裂伤,常规MRI能发现CT未能显示的病例,分析其原因是MRI软组织分辨率高、不受骨骼的影响,能清晰显示发生在小脑、脑干、颅前、中窝如颞极和额极的病灶[2]。MRI的T2flair对脑组织细胞内外水分的改变相当敏感,尤其是以脑水肿为表现特点的脑挫伤,MRI的显示率明显高于CT,同时,T2flair像的表现可以反映病程长短。较重的脑挫裂伤后期改变除了有形结构呈萎缩改变外,病变区域发生脑软化与胶质增生的特征,即中心呈低信号,周边绕以高信号环,可能与病变所含水分的状态不同有关。这些特有的MR信号特点为临床观察和判断脑挫裂伤的动态过程提供了参考[3],如有5例脑挫裂伤后期复查病例,T2flair清晰显示了周围胶质增生改变。同时,DWI对于水分的弥散显示更加敏感清晰,有3例大脑挫裂伤患者,DWI呈高亮信号,ADC图为明显低信号,由于外伤后早期(超急性期)脑细胞充血水肿肿胀小血管痉挛因而早期CT扫描可无明显出血征象[4],而其所导致扩散值下降使DWI显示明显;绝大多数病灶DWI比常规T2WI显示更清,DWI在b=1000s/mm2时脑池为低信号,而病灶为高亮信号,显示十分清晰[5]。

总之,MRI是在显示小范围的超急性期脑挫裂伤、单纯脑挫伤、颞极、额极、小脑及脑干损伤明显优于CT[6];DWI对急性脑水肿尤其是细胞内水肿或缺血性改变等有明显优势,应列为脑外伤MRI检查的常规扫描方法。SWI是一种反映组织间的磁敏感度差异的新对比度增强技术,通常采用3D梯度回波序列(3D-SPGR)在所有的方向上流动补偿,通过一次薄层采集可以同时获得原始相位图和强度图,原始相位图经过低通滤波后的图像与其本身相减影就获得了由于磁敏感效应而引起的相位改变,即相位图。使用相位图与强度图相乘数次最终获得磁敏感影像,提高影像的对比,容易检测出引起局部磁场不均匀的病变,突出显示了微小出血灶[7],对于微小的脑挫裂伤的发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智,刘璋,林成业,等.MRI与CT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216-217.

[2]林雅明,姜涛,林依东,等.MRIFLAIR对脑挫裂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8):781-783.

[3]黄柳明,王缉胜.低场MR检查对轻型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J].右江医学,2012,40(4):545-546.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4.041.

[4]黄智,刘璋,林成业,等.MRI与CT在超急性期脑挫裂伤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216-217.

[5]沈比先,高德宏,黎刚,等.急性脑外伤CT与MRI的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6):576-578.DOI:10.3969/j.issn.1002-1671.2005.06.005.

[6]于洋,张倩,元小冬等。颅脑损伤影像学检查敏感性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8):1286-1288.

[7]包权,金丹,邢健,等.R3.0T磁敏感技术在隐匿性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