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王建国

伊犁诚远建材检测试验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是保证建筑物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与人们日常生活、财产安全等紧密相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工程质量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作为建筑工程第三方检测单位,必须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奠定稳定基础。本文基于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对于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质量检测的结果对于相关的项目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操作人员在进行样本的检测过程中需要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按照相关的工作原则进行操作处理,在对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条款作为参考依据,确保检测质量的方法符合国家规定标准[1]。同时,在建筑企业检测管理部门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情况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问题,对最终的主体工程质量检测的结果会产生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确保按照标准的执行操作流程进行作业,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管控力度。

1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基本特点

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合法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由国家方面要求和发起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的一项工作,在检测工作中需全面遵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要求,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合法性特点。其次,公正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主体受到相关利益者的委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细致的质检工作而出具检测报告,各项工作环节严格而标准,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再次,真实性。检测部门最终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体现的是真实的检测结果,因此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特点。第四,准确性。检测部门的检测工作以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为原则,对检测中的相关资料及凭证进行保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第五,独特性。由于建筑工程规模以及结构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每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评估仅代表该工程的实际质量情况,这就赋予该项工作相应的独特性特点。

2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工作制度有待完善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质量,检测部门需结合工作需求制定全面性的工作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的严格落实提供有效依据,但目前很多工程质量检测规章制度效能水平较低,无法及时发现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同时,部分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工作形式闭塞,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

2.2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工作重点把握不清晰

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建筑工程之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时,通常是对所有的工程结构分布进行统一的检测,并没有一个突出的检测工作核心,对于重要的工程结构不能做到更加仔细的质量检测,对于普通结构也没有做到节约时间和精力。这样,不仅没有充分有效的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还拖延了工作进度,浪费了精力和资源,使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效果并不如人意。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方法

3.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内容

在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位置和其中的刚劲数量进行抽查,并且对其中的钻芯、砌体和砂浆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这些都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可以采用静态检测和动态监测的方式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回弹法、雷达法等都属于讲台检测的方式,而振动反演理论则是通过起振器的共振和脉动的推动共同完成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动态监测[3]。

3.2外观检测法

在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可以加强其外观和尺寸的检测,以此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建筑结构检测中外观检测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检测人员主要通过施工图纸为依据,对建筑外观和结构质量进行初步的判断。外观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对建筑外观是否存在裂缝、破损进行细致的检查,对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记录,并根据提前预定好的方案进行修补处理。其次,对结构尺寸标准与图纸进行对比,保证主体结构与施工图纸的一致性。另外,检查建筑材料的安装与质量,材料质量对建筑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应该关注这方面的检查和对工作。在运用外观检测方法对主体结构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与设计文件来执行,这就需要检测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检测经验与专业水平。在具体检测过程当中,一旦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分,则需要做好标记和备案。如混凝土表面的蜂窝和裂缝,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在测试的过程当中,一旦发现混凝土的外观和尺寸与检测标准出现较大差异,则需要重新测量且能够将相应的问题及时上报标记处理。

3.3仪器检测法

外观检测完成后还需要利用仪器对主体结构进行补充检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主体结构的具体情况。仪器检测法在应用中主要依托于仪器设备,因此仪器性能和精准度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仪器检测法主要分为无损检测与有损检测两种,无损检测不会对建筑外表产生影响,通过相关的仪器对内部结构、材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等进行检测,但不涉及建筑内部结构检测,比如:X光技术、电磁法等等。有损检测则主要是运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通过相关仪器在主体结构上的加压等,了解主体结构承载力变化与受损情况。

4强化主体结构检测的策略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为了有效保障其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效果,有效提升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则需要相应的部门能够有效的完善主体结构检测机制和具体的检测标准。在具体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而在质量检测过程当中,能够选取合适的检测方法,且能够借助相应的质量检测设备,有效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工作。同时,在检测的过程当中,还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采用灵活变通的质量检测方式。此外,在检测过程当中,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确立相应的检测流程,以不断规范其相应工作人员的行为,有效提升主体结构检测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时,检测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十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在检测过程中,要把细心、耐心和严谨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态度贯穿在整个检测工作中。检测工作人员要清楚检测工作中的重点,在核对新环节和重点内容进行细致检测的同时,杜绝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和精力,在提高检测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检测工作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亚南.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3):96-97.

[2]陈宇.探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8):49-50.

[3]王松松.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探讨[J].江西建材,2018(13):38-39.

[4]贺忠明,陈航.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67-168.

[5]陈建龙.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做好主体结构检测[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