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消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及其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探讨消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及其效果

张丽华

四川省西充县人民医院6372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56例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蛋白、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WBC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治疗后,本次纳入的58例患者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WBC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白蛋白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常规持续胃肠减压、禁饮禁食、解痉、抗感染、抑酸等消化内科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使患者的血淀粉酶等临床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血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具有起病急、发展快、易恶化等特点,其主要病因是由于胰腺出现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导致全身发生炎性反应。既往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20%的急性胰腺炎会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1]。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比普通急性胰腺炎死亡率明显增加,且无确定、统一的治疗方案。笔者对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解痉、禁食、抑酸、抗感染等常规消化内科治疗,并给予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6例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当天给予全面检查,采用《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制定单位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胰腺疾病组)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56例患者均为急性胰腺炎。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36-79岁,平均(57.7±5.2)岁。

1.2方法

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均为消化内科治疗法,对患者实施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解痉、抗感染、抑酸等治疗。同时进行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腹部有积液的患者给予引流。另外,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对患者进行治疗:生长抑素3mg与0.9%氯化钠溶液500ml混合维持12h静脉滴注,同时给予40mg奥美拉唑和0.9%氯化钠溶液100ml混合维持12h静脉滴注。连续治疗7d,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检测患者的白蛋白、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WBC情况,记录并进行对比。

1.3评定方式

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白蛋白、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WBC的数值,对比治疗前后其临床观察指标有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针对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治疗后,患者的白蛋白从治疗前的(2.5±0.4)g/L升至治疗后的(4.4±1.0)g/L,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患者治疗后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WBC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胰腺炎具有发病急骤、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死亡率可达15%左右[2]。且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较多,包括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腹腔囊肿、肺部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一般给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抑酸、解痉等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为降低病死率,很多临床医生、学者积极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治疗方案或指导原则。

本次研究中,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消化内科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解痉、抗感染、抑酸等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奥美拉唑是一种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3],同时具有抑制胰液分泌的作用,并对应激性溃疡呼吸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生长抑素具有调节胰腺分泌胰酶、胰液的作用,同时能够舒张胆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作用,并能够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力[4]。通常情况下,生长抑素主要分布在人体内的丘脑、胃肠道等组织和器官中。当发生急性胰腺炎时,机体胰腺可快速大量分泌生长抑素受体,经静脉滴注生长抑素能够使生长抑素与其受体结合,减少环磷酸腺苷的合成,进而抑制胰腺外分泌,促使血清胰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对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治疗后,患者的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WBC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秀云.探讨消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13):87.

[2]杨英碧,李玲,陈金春,等.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及其临床效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36(22):3330-3334.

[3]黄峰,付林,袁光雄,等.糖代谢异常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5):4917-4920.

[4]李向阳,陈荣丽,卢文杰,等.奥曲肽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尿胰蛋白酶原-2的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27(23):1971-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