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体现探讨武均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体现探讨武均均

武均均

武均均

济宁市任城区城市管理局山东省济宁市272000

摘要:海绵城市主要指的是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根据所处环境变化从而发挥自身的“弹性”。下雨时及时对雨水进行收储,随后经过一定的处理方式对雨水进行净化,并蓄存起来,等到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将存水进行利用。在市政工程设计中利用海绵理念,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水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而且还能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主要就海绵城市的内涵展开论述,随后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体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工程设计;城市生态化建设

引言

虽然我国当前城市中市政工程在质量以及数量上都是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很多城市中的洪涝问题依旧存在,而这个问题的存在也是严重到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而这个问题和雨水渗透以及城市硬化建设方面的缺陷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市政道路设计人员也是必须得将其重视起来,积极的引入先进、有效的理念,合理的制定正确的防治,以此来有效的城市内涝问题,促进市政工程稳定发展。

1海绵城市理念分析

海绵城市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城市就好像海绵一样吸水效果好,将其合理的应用在城市建设中,也就是说按照城市的设计要求划分为多个地块,然后使用一些吸水性能好的材料为海绵体,集中式的用在人数较多的区域,将蓄水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在雨量较多的时候能够进行吸收,以免雨水汇集成为大径流。海绵体吸收了大量的雨水之后,那城市积水量也就大大的减少了,此外,这些被吸收的雨水也能将其利用起来,这样也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有效排水的目的。海绵城市先进理念主要就是实现了对雨水的渗透、滞留以及重复使用等功能的调配利用,达到预防洪涝以及雨水重复利用的效果。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中作用十分的重要。

2市政工程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体现

2.1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人行道路中的具体体现

从城市道路工程方面来讲,海绵城市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在进行人行道进行铺装时,一般采用透水性较强的地砖来进行地面的铺设,而且机动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在进行铺装时,也采用了透水水泥混凝土以及透水沥青。在对水资源进行排放时,除了应用生态排水系统外,城市的绿地、道路附近以及城市地下空间都可以为排水提供相应的场所。在路面雨水的处理过程中,都会设置相应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方便路面雨水的进入。另外城市道路绿化带还设有一定的防渗措施,从而有效防止雨水渗透对城市道路、路面以及地基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这也是海绵城市理念的主要体现。

2.2车行道设计

车行道在市政工程建设中也是极为的重要,所以市政排水设计的时候也是必须得给予车行道设计充足的重视。我国当前大部分城市的车行道都是采用非透水性路面,而这种路面极易积水,甚至还有极大的可能会妨碍地下水的补给,进而出现“热岛效应”。在车行道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那就必须得使用透水性的路面,有效的实现减少径流量、回补地下水的目的。同时,在市政车行道工程实际的施工中,道路上层还应该铺设具备透水性的沥青混凝土,而路面的下层以及中层则应该使用一些非透水性的施工材料。以此来避免因为雨水量太大而影响到路基。当车行道路面具备透水性之后,那雨水就能直接通过横坡流入到沟渠中,然后在进入到绿化带和检查井中,有效的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以及及时的排出。但是相关人员必须得重视坡度的设置,应该将坡度横向控制在在1~1.5%之内,而坡度纵向则应该控制在在0.3~6%的范围之内。

2.3附属设施的规划设计。

可以设计如下排水附属设施,以达到预期的排水效果。首先是设计采用平缘石排水设施,利用其与周边地表的高度一致的特点,使雨水直接流入到雨水口或绿化带之中,避免城市道路的积水现象。其次是设计采用立缘石排水设施。利用其与周边地表的高度存在差异的特点,将雨水汇集到雨水口位置;然而考虑到立缘石的特性,还要做好打孔设计,使雨水能够进入到城市道路的绿化带中。最后是设计路肩边沟。由于原有的城市道路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硬化处理,缺乏美观且难以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和流泄。因而,要依循海绵城市的理念,可以设计植草沟,使植被能够在地表沟的位置收集、净化和排放雨水。

2.4海绵城市在居民区以及建筑物中的体现

我国居民社区大多都是封闭式的,并且社区内部都会设有相应的公园、广场等配套设施。因此在对其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参考公园绿地的设计形式,同样采用下沉式的设计,保证绿地的高度低于人行路面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将雨水进行很好的蓄存以及吸收,从而形成居民社区中特有的水系景观。如果是一般建筑物的话,通常会采取在建筑物顶层进行绿化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对雨水进行储存,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中的热岛效应,进而美化城市的环境。绿化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雨水花坛、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以及绿色屋顶等。而对居民社区进行设计时,一般都会谨慎来选择专门进行雨水存储的设施,防止因工作中的失误而导致设计不合理现象的出现,从而阻碍了城市海绵城市的作用发挥。

3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首先,海绵城市可以充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突出增加绿地,减少城市地面硬化比例。相关研究表示,城市地面硬化阻碍了雨水补给地下水的路径,让地下水水位很难回升。而海绵城市的构建能够将城市绿色空间增大,采集且处理雨水与洪水,这部分被处理以后的水能够使用在生活以及生产中,还可以作为地下水以及景观用水等,以此来促使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其次,有益于缩减城市构建成本。海绵城市构建比较关注的是保护使用天然水系,城市机体里面已有的绿地和园林、湿地和景观水体常常和水利调蓄设施一起构建城市防排水系统,缩减给排水管道混凝土工程量,还能够减少城市市政构建与运行成本。除此以外,构建海绵城市能够降低水灾产生的概率,减少水灾经济损失与防治水污染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再次,有益降低城市内涝产生的概率。近期,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地面径流聚集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提升,增大了洪水灾害产生的几率,同时常引发城市排水系统水力过载,造成城市出现内涝问题。而海绵城市的构建,把防与排等对策相融合,大大减轻了防洪排涝的压力,降低了城市洪涝产生的频率。最后,海绵城市还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在197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很多城市出现了水资源匮乏的问题。而海绵城市的构建为处理水资源供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经过构建海绵城市,能够充分利用生态雨水,如此就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压力。

结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理念非常适合现代化城市的设计构建以及发展,并且在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规划中应用也是作用重大。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得清楚的认识到设计的方向,结合市政工程实际的情况,深入的挖掘出海绵城市里面的优势,有效的推动现代化城市的持续发展。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规划设计城市市政给排水设施,应该结合城市地理特点,地势的特殊性,做好面与片与点的规划设计,只有这样给排水规划设计才能符合城市长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思习.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4):122-123.

[2]钱勍,曾英.海绵城市在市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