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设计中学生语文课堂提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浅谈如何设计中学生语文课堂提问

钟淑梅

内蒙古乌海市第十三中学钟淑梅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培养中学生课堂提问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觉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调的提问是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景中学会思维,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创造性的设计课堂提问上,使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创造性的设计课堂提问,首先强调的是提问的创造启发性。正是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不但运用创造思维解决了问题,而且学会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另外要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要应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课堂提问作为系统存在和去垢以后,这个系统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是有序的,闭合回路是畅通的。这也就决定了创造性课堂提问的客观存在性,它具有系统环境的可建设性和系统操作的具体性。本文着重谈的创造性课堂提问的系统建设和具体操作。

一、创造性课堂提问的系统建设,指的是课堂提问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是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学习气氛

这是创造性课堂提问的优化环境,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全心投入地建设。

一是让你的学生养成好问的习惯。遇事三思,遇事多问个为什么?这是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表现。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听到、想到、感觉到无数信息,只是多问、好问、才能又生疑到置疑最后释疑。

二是让你的学生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名人说的,书上说的,老师家长讲的,在孩子的心中是权威的。

如果是一味地让孩子相信权威永远是正确的,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迷信盲从,缺少了创造的勇气。前苏联大科学家伊万曾今对孩子们说,在盛满水的缸里,放进任何东西都有水溢出,但放进金鱼就不同了。孩子们对大科学家的话半信半疑,就亲手试验,结果放进金鱼水也照样溢出,伊万正是巧妙地培养孩子敢于怀疑、否定权威意识。

三是让你的学生勇于创新并积极尝试。大千世界,日新月异,要引导学生在发展的事务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勤于思考,积极尝试,像瓦特发现蒸汽冲动壶盖,牛顿发现苹果落地一样。要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韧性。

四是让你的学生研究问题永不满足。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停留在获取初步探讨的结果上;要养成在明白的事物基础上,继续研究,不断深入,永不满足。爱迪生发现毛绒绒的小鸡,就问小鸡是从哪里来的,知道是母鸡从鸡蛋上孵;懂得了有一定的温度、时间,鸡蛋就会变成小鸡,他还不满足,在问这样做每一个鸡蛋都能变成小鸡吗?等等。

五是让你的学生每天都有新奇念头产生。要热情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异想天开,去丰富想象。让学生多听多读一些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益智故事等,任其驰骋想象,产生新奇念头别出心裁的答案,并让他们在一起交流,每天把这些想象成果记录下来。

六是让你的学生遇事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要鼓励学生遇事富有主见,对自己做的事、班内的事、社会上的事,甚至是中外历史和现实的大事件,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找到说明原因。每天都能让学生自由的读些课外书,了解一些社会新闻,能够和学生讨论一些热点问题。

七是让你的学生感到被别人重视。要引导学生做到尊重他人和自我尊重,了解他人和自己的特长;要善始善终的对待学生做的每一件事,要善始善终的对待学生做的每一件事,甚至要询问学生以为你已经忘了或不特别在意时交待给他的事;让你的学生拥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去学习做事、或为人。

八是让你的学生感到安全和轻松。不能采用威胁、恫吓、侮辱、体罚等手段对待学生,避免学生有惧怕、厌倦、紧张等情绪存在。让你的班级富有吸引力,学生感到亲切、自由,空气里犹如轻松欢快的乐曲荡漾,可以放心的听说读写,可以自由的畅想创新,甚至冒险,撒把野。你可以让幽默走进你的课堂,常驻你和学生中间。

九是让你的学生愿意向你倾诉心声。你要与学生心心相印地相处,让他们依赖你,把你当做知心朋友,能够愿意向你倾诉心声。每每这时,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倾听、专注和沉默,附加几句“就这些吗”、“我很想知道以后怎样”、“原来是这样呀”、“老师很喜欢听你说”等。其实听完了学生的心身,你已经了解他们的心态,知道做怎样的引导工作了。

以上是创造性设计课堂提问的系统建设。

二、创造性课堂提问的具体操作,首先要做的是,在钻研教材,选择教法与学法,设计教案时,要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出课堂提问,然后在课堂上实施操作。

一般说来,设计方法有以下九种。

第一,比较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发现矛盾,计划思维,在攻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利用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在教学时,可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比较的方法设计问题。

第二,递进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深入开掘。

为了让学生开拓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或已明白事物的条件下,用递进的方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深入开拓,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培养学生探究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

第三,迂回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敏于思维,关于探究。

为了让学生思维敏捷,探究机智,教师可在教学中,不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而是着眼于教学实际,问此耳而一彼。这种提问若设计得生动具体,风趣幽默,可具有较强的启发性,能够吸引学生开动脑筋,发现问题,机智的解决问题,课堂处处燃放着创造的火花。

第四,牵筋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注重抓主要矛盾

为了让学生注重和关于抓主要矛盾,教师可从教材的思路、重点、难点出发,牵一发而动全身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学习内容的关键、重点,进而把握住关键、重点。

第五,追踪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追根,探幽取胜。

为了让学生养成刨根问底的深入探究精神,教师可运用追踪的放法设计提问,带领学生跟踪而进,顺藤摸瓜,揣摩出那种话中之情,言外之意,弦外之意,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这种形式的提问设计,还可以一个问题为超点,按照某个思路追问下去,最后水落石出,使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第六,导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步步深入。

为了开启学生心扉,让学生积极思维,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全神贯注地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教师可运用诱导法设计提问。这种设计提问,关键在“诱”,核心在“导,融知识介绍和感情激发为一炉,诱导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怎么”、“何以见得、”“有何根据等问题,使学生有疑而进,无疑而出。

第七,情境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多元思维。

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耳听、口读、眼观、脑想、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形成立体思维,教师可运用情景法设计提问。这种提问可将学生进个体真实的情景中,使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解答顺利,发展智力。

第八,揭疑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乐于寻疑,善于解疑。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揭疑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移疑”。这种提问,设计在巧处,犹如平静的湖面上块块石头,不断激起涟漪,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第九,辐散法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化整为零,机智解惑。

为了让学生机智地攻破难点,突破重点,化难为易,教师可运用辐散法设计提问,即以某个问题为核心,生出许多小问题,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问题解决了,中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设计课堂提问能产生新理论、新思想,开辟新的科学道路,在语文教学中设计课堂提问是具有创造性,尽力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开发智力能源,就能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