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郭丹梅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的研究》课题研究一得

□郭丹梅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包含的内容很多,在我们现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每个学生一节课通常最多只有一次与教师直接交流的机会,这种情况下,不会倾听的学生学习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我认为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特别重要。

1要善于形成“倾听”氛围

有一些学生,平时家长忙于工作,很少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及时的评价与教育,一旦发现犯错非打即骂。因此,没有人对他提出“倾听”这一要求。由于他们的自闭、自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这就造成孩子内心对“倾听”缺少足够的重视。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1.1让倾听成为一种道德修养。由于家庭原因和成长环境,这些孩子不能认真倾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表现欲太弱,他们则认为回答不好老师会骂,因此从不答退化到不会答,从不会答退化到不会想,从不会想退化到不会听。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认真的倾听,首先要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

首先,我从道德修养角度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我常常对学生说:“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会认真倾听是有修养的表现,不听不想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我还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善于倾听:“你会听才会想,会想才会说,会说才会学老师喜欢与善于倾听的同学交谈。”很多孩子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由于长久形成的习惯难以一下子改正,他们往往还会不由自主地保持沉默。对此,我习惯采用眼神与孩子沟通,督促他们听、想、说,这样既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也不会影响其他孩子的倾听。

1.2让倾听成为一种学习能力。倾听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说:会倾听的人才会学习,只有听清了别人的观点,才能集众所长。以此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但是有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没有认真倾听。所以,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可操作性的要求:A、倾听时要注视老师或同学的眼睛;B、倾听时不打断对方的话,把对方的话听完;C、集中注意力聆听,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并能与自己的观点做比较,等对方说完后积极思考并提出不同观点或纠正错误。

伴随着要求的明确,孩子们会在课堂上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你真会听,你的目光一直跟随着老师。”“老师真高兴,我发现大家都认真倾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因为你刚才边听边进行了思考,所以才有这么精辟的回答!”……不断地意识强化,使学生慢慢在心中将“倾听”与“学习能力”画上了等号,一种关注“倾听”的群体氛围悄然在班级中形成。

2要善于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与表达和交流能力不同的是,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于文字,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形成于语言,而倾听能力却似乎难以捕捉一些集体特质,这就为培养这一习惯带来一定难度。但“倾听”虽无形,却往往交融于口头表达和各种交流活动之中,借助“倾听”的这一特点,我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活动中,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

2.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有时候,课堂上有噪音的时候,我会放慢语速,观察学生的状态,甚至停下等待,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对孩子们说:“老师大声喊叫着讲课,是对在座的不尊重。老师对自己的这一行为深感愧疚,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同时,希望同学们认真倾听,我们做到互相尊重。”孩子毕竟是纯真善良的,我真心与其交谈,他们也真情回报,接下来的课堂就安静了很多。

我把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当成我的一项长期的教学目标来实施。倾听的前提是守纪,有时候,我充分利用已有的环境引导学生做守纪的孩子。比如,听着走廊里别的班嘈杂的站队声,我抓住时机开展3分钟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对此简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议论别人的同时认识到:吵闹是不文明行为。孩子对自己的言行就有了些收敛。2.2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倾听能力。任何一种情况下,评价做得好,都会成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秘密武器!在小学生的“倾听”习惯培养中同样如此。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有时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又“哄”就是不奏效,学生还是各顾各,课堂犹如一盘散沙。就如前面提到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的,课堂评价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了不起!”“你听得最认真了,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2.3通过问题设计展示学生倾听成果。我们要设计问题让学生交流倾听的成果。如“谁听懂了他的意思?请你来解释一下。”“刚才某某是这样想的,谁还有补充?”“还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对于他的回答,你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问的吗?”“你能把他说的话复述一遍吗?”就这样不断地引导,使学生在解读伙伴意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意见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完善,从而使教学向更深层次推进。学生的成长需要倾听伙伴的声音、解读伙伴的见解,需要相互交流、互相评价,需要经历从浑沌到清晰的过程,经历正确与错误的考验。因此,为学生创设倾听、解读、交流的机会和学习氛围,是学生所需要的帮助。

我们要用我们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我们要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课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使自己的课堂成为一种艺术,使孩子们爱听乐于参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每节课都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使学生有效地听讲,就一定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