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宣传的指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谈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宣传的指导策略

高文新

———《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宣传的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一得

□高文新

从学生社区文化宣传活动意向表的统计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种倾向,学生对社区文化宣传活动内容的选择相对分散,每项活动的人数相差较大,相应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各不相同。如何在实施过程中保证社区文化宣传实践活动的效果不流于形式,保证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走出校门参加一定量的活动,这应该是我们在实施社区文化宣传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1在社区文化宣传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三结合”策略

在社区文化宣传上,要引导学生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考虑三结合策略,实现活动内容、活动空间、活动时间、活动对象的多样化。一是主选内容与付选内容相结合;二是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三是集中统一与分散小组相结合。

2在社区文化宣传的实施上要突出“主统内实”策略

这里的“主”是指主选内容,如的军训、社区文明共建、值周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项目;“统”是指组织形式上的统一,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内”是指校内或学校周边的社区,由于受人数、内容的限制,主选内容我们安排在校内完成;“实”是指活动的效果,要扎实,实效。实施这一策略后我们发现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主选内容我们可扎实有效的推进,且能确保活动的安全性,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3在社区文化宣传的实施上要突出“付散外活”策略

所谓的“付”是指付选内容,社会挂职锻炼、社会考察、暑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散”是指分散活动,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外”是指校外基地活动;“活”是指活动形式、活动时间、活动地点都比较灵活。通过分散的形式解决了实践基地规模往往不足以承担大规模的实践活动的局限性,这一策略的实施使实践活动的全员性得以很好的实现。只是分散活动中对活动过程的监控较为困难,活动的效果难以保证,同时活动的安全管理也显得更为重要,这些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4在社区文化宣传的评定上要突出“重过程”策略

所谓的重过程,主要通过对学生活动记录表的审定,活动文字及图片记录的检查,学生自身活动过程体验报告,小组成员、老师、实践活动基地接待人员对实践活动的评价与鉴定来认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正因为我们的学分认定不重活动的成果,学生不会因对实践活动结果的好坏心存顾虑,而不敢尝试新的活动项目,只要主动参与、认真活动、积极体验就一定会修满足够的学分。这一学分认定策略的实施使一部分学生从原先的想拿学分为目的变为尝试新的活动领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5在社区文化宣传的成果上要突出“见成长”策略

这一策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显性的成长,实践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相关比赛中获奖等;另一种是隐性的成长,学生在实践中内心获得丰富的体验,能力得到提高,与自己相比有明显的进步。这种成长体现在对实践活动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上,体现在小组成员对他的评价上。这一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体验参与的同时,认真的反思总结,以获得内心世界的成长与收获。有利于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

6在社区文化宣传活动的管理上要突出安全管理策略__

安全保障是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最让学校担心的问题,可以说安全问题极大地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推进。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从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安全组织、安全应急预案、安全等级评估、安全小结与反思等方面进行管理与保障。

一要加强安全教育。要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保证活动安全。虽然承诺签名不代表安全,却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也会互相提醒安全问题,也使活动中严格的安全管理得到认可和执行;二要加强安全制度策略。安全制度指导活动行为的开展。安全制度根据活动行为来制定,比如关于行的安全制度就有步行的安全要求、骑自行车的安全要求、坐公共汽车的安全要求、坐渡船的安全要求;我们力求安全制度不再是原则性的要求,而要细化、具体化,对活动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社区文化宣传这项活动,只要我们能坚持下去,只要我们一点一点的去争取,就一定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到学生、老师、家长的重视与喜爱,也一定会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