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血清中特异性标志物检测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1
/ 2

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血清中特异性标志物检测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价值分析

陈秀林杨斌甘美舍王勇黄艳潘美时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血清中特异性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所接纳治疗的确诊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采用甲状腺细针穿刺法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以及对照组25例(采用单一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并对检查后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头状甲状腺患者实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血清特异性标志物检查能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血清;检测;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083-01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而在甲状腺癌的种类当中,以乳头状甲状腺癌为最常见的病症。目前针乳头状甲状腺肿瘤的鉴别方式是要是通过超声介导细针穿刺活检术来进行,但依然存在较高的误诊率。细胞角蛋白、纤维连结蛋白等内容的检测曾用来作为确诊甲状腺癌的生物标志物,但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本研究则是对特异性标志物进行测定在乳头状甲状腺患者中起到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所接纳治疗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为30例(年龄(40.96±7.32)岁),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41.72±6.22)岁),将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25例(男15例(年龄(39.86±7.32)岁),女10例(年龄(40.01±1.23)岁))以及观察组25例(男10例(年龄(38.94±5.12)岁),女15例(年龄(41.21±1.42)岁))。所有患者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病状均得到证实。且所有参与研究人员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完全知晓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均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实行采集,选择在其清晨时期空腹状态下进行抽取,对照组采用单一甲状腺穿刺结节细胞检查法,观察组采用甲状腺细针穿刺法联合血清标志物检测法。在血液样本抽取之后将其置放室温于1h~2h后实行血清采取,采取时选取300r/min对血液样本离心10min,后将分离血清取出并在-80℃下进行保存。后采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来对血清样本进行检验,同时记录相关的数据。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经过检测之后,观察组诊断甲状腺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比较

组别例数检出例数阳性检出率(%)

观察组252496.0

对照组251976.0

χ2--4.153

P--<0.05

3.讨论

乳头状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疾病,其该病的发生率、恶性率相对较低,且在任何年龄段均有发生。该肿瘤的生长相对而言比较缓慢,且该病的病灶可通过原发部位扩散至其他部位,因此其性质容易被忽略。近年来我国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数量正呈现逐年增加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对该病提前进行检测和预后,以此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对于甲状腺癌的通常检测方法是采用超声检查、甲状腺癌标志物检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N)、核素显像等检查方式。超声检查具有着高分辨率、无创等特点,因此是目前的对甲状腺结节评估的首要方式,但对于其的诊断能力依赖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准确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但其依旧存在着取材不满意的缺点。因此有必要联合其他的检测方式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血清标志物中的Tg、Ctn、CEA水平指标均能够有效为甲状腺肿瘤起到诊断的效果。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血清Tg(甲状腺球蛋白)能够作为甲状腺癌患者的检测指标,Tg水平的升高可能表示肿瘤能够产生甲状腺蛋白,因此检测Tg可用于甲状腺癌治疗后的跟踪随访,但在对其的临床价值进行判断时,需要注意Tg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对其监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此外,Ctn(降钙素)、CEA(癌胚抗原)在鉴别诊断、随访、治疗监测中也均被证实具有着良好的检测价值。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相关的血清标志物可能同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相关。

综上所述,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甲状腺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能够对乳头状甲状腺患者更为准确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哲,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0-61.

[2]康海岩,杨庭显,张磊.甲状腺癌患者血清Gal-3、IL-17、IL-35、anti-TgAb的变化及其意义[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7(08):21-24.

[3]金平,血清glactin-3、HMGB-1和TSGF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N].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0):1353-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