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定位和摆位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定位和摆位的体会

杨宁成俊周春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放疗科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放射治疗是现代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重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体位固定和摆位是放射治疗的关键环节,只有对患者合适的体位固定,精确定位和精确摆位,才能保证放射治疗的疗效。笔者在放射治疗方面有着7年多临床实践的经验,本文就提高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定位和摆位精度等方面给予相关介绍。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定位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175-02

放射治疗是现代治疗恶性肿瘤重要的三大手段之一。我院自2009年9月引进医科达Precise1606直线加速器开展放射治疗以来,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为了提高3DCRT和IMRT的定位和摆位精度,经过7年多临床实践,笔者积累了以下注意事项及体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体位固定

我院有小头架高分子热塑网膜、头颈肩高分子热塑网膜、负压真空垫、腹板、乳腺托架等固定方式,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部位和体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笔者选择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固定方式与大家交流。

(1)头颈肩高分子热塑网膜:根据体型选择不同型号面罩,在75℃左右的热水中(恒温水箱)浸泡3~5min,待其变透明时取出。甩尽热水放置患者头颈部时,同时按压网罩面,使头面颈适形,冷却后即定型。

(2)负压真空垫:将真空垫内粒子均匀平铺,让患者取下头上、身上的饰物和金属物件,平躺真空垫上,两手交叉上举置前额,抽真空使其与体型一致塑型即制成体膜。

1.2CT引导下定位

CT模拟定位前,需置换平板碳纤维扫描床并用水平尺校准,患者平卧于CT扫描床上并经体膜固定后,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需定位的位置,利用三维激光灯建立坐标,在体膜和患者体表上的投影点用记号笔标记并校准。根据靶区和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决定是否增强扫描,扫描的层厚和范围要根据具体患者治疗的要求来选定。患者CT扫描的三维影像学资料传输到放疗治疗计划系统,经治疗医师勾画靶区,由物理师做治疗计划,得到治疗医师的确认,即可进入摆位验证治疗阶段。

1.3核对位置

将患者根据定位时用的体膜固定在模拟机床上,根据治疗计划,将等中心点从原初步确定的坐标(CT扫描)移至计划系统提供的坐标。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建立以靶区中心点为坐标,在治疗计划系统建立0°、90°(BEV)视图,在BEV基础上建立清晰的DRR图像,并将图像传送到模拟机的计算机系统。如有偏差,将床移至与DRR图一致位置,根据激光灯的位置重新在体膜和患者体表进行标记,下床后进治疗室执行治疗。治疗室内的激光灯是治疗摆位坐标置于加速器等中心点的关键,要保证治疗床在三维方向运动时两侧的激光灯十字线的重合性和上方激光灯的垂直性。如果两侧激光灯的中心指针处有0.5mm的偏差,则摆位框架给出的摆位等中心将偏离实际等中心0.25mm,这种偏差相当于使加速器等中心精度变劣,所以要定期对激光灯进行校准。

2.结果

体位固定是保证治疗的重复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的基础,每次治疗结束后要将体膜小心轻拿轻放置至安全地带,以免损坏或者变形,经常检查真空垫的真空度,如发生异常现象会导致无法使用,或使其降低精度[1]。若发现有此现象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重新制作体膜并定位。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如患者近期体重变化明显,必要时也需重新制作体膜重新定位。

3.讨论

定位前要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让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强调定位的重要性,争取患者积极的配合,避免患者过于紧张或不自主运动,导致不能定位或影响定位精度。定位精度和重复稳定性是放射治疗的关键。如果在照射中移动3mm,疗效就会下降3.3%,移动5mm,疗效就会下降18.4%,移动6mm,疗效就会下降33.1%[2]。另外,要尽量选择患者舒适与重复性好的体位,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3]。所以,固定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4]。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新技术,作为一种主流的精确治疗方式,对放射治疗的实施提出更高的要求。“精确放射治疗”被放射肿瘤学界认为是21世纪的发展方向,是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主流[5]。由于精确放射治疗是多次的分次治疗,患者体位固定重复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涉及体膜制作、模拟定位、校位、治疗摆位各个环节。因此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极为重要,如何提高定位和摆位精度将成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首要问题。

总之,患者的体位固定和摆位是放射治疗的关键环节,只有对患者合适的体位固定,精确定位和精确摆位,才能保证放射治疗的疗效。这也是我们广大技师在治疗工作中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永刚,刘跃,刘均,等.胸腹部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定位和摆位的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04,14(6):624-625.

[2]邱梅.腹部肿瘤放疗使用固定器价值的探讨[J].MODERNONCOLOGY,2004,12(6):580.

[3]荆保国,梁玉新,林珠.精确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6):682.

[4]张大权,梁茂红,王建文.乳腺托架联合真空垫固定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临床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11,26(5):533.

[5]姜瑞瑶.放射治疗发展的新趋势-多维放射治疗[J].中国辐射卫生,2006,15(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