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的应用

张晓燕白佳燕潘晔娟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对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管理的意义,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2015—2016年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多重耐药菌ICU感染防控中的关键环节,从收集资料,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落实措施、检查反馈、存在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以达到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手卫生、耐药菌知识考核合格率由65%提高到85.4%;手卫生执行率由38.1%提高到68.3%;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由78.5%提高到95.9%;消毒效果(物表)监测合格率由85.0%提高到96.7%;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8.6%降至44.1%;预防用药使用率由63.2%降至46.3%,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前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ICUMDRO的感染管理,可提升MDRO防控措施的执行力,降低了MDRO的发生率,确保了ICU院感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PDCA;多重耐药菌菌;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23-02

PDCA(plan-docheck-actioncycle)循环管理方法是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工作的循环[1]。本研究旨在应用PDCA循环管理ICU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关键环节,提升MDRO防控措施的执行力,降低ICUMDRO的发生率,确保ICU院感质量的持续改进。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研究采用PDCA循环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2016年内的工作资料,包括患者临床资料和病历。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常规管理。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实施PDCA管理。

1.2方法

PDCA循环PDCA循环管理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质量管理基本办法,PDCA循环就是按照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每次循环都将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1.2.1计划(Plan)

1.2.1.1现况调查院感小组通过对2015—2017年我院我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感染科及本科室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

1.2.1.2结果分析

(1)宿主方面:ICU患者一般病情危重,基础疾病多,机体抵抗力差,且长期卧床。

(2)认识方面:人员培训不到位,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意识淡薄。ICU医务人员对MDRO的相关知识认识不够:低年资医生和护士对MDRO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MDRO集束化的预防控制措施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对MDRO引起的后果认识不足。

(3)环境因素:ICU加床较多,床间距不达标;科室无良好的通风设施;现有环境结构不合理,操作中的医务人员走动频繁,造成空气污染;洗手设施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多重耐药菌病人床位分布不合理,引起交叉感染。

(4)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用药指征掌握不严,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规范.治疗用药病原微生物送检不及时、送检率低,未及时按药敏调整用药,经验用药普遍。

(5)手卫生依从性低,七步洗手法掌握不熟练,因工作量大及洗手条件、设施的限制等迫使洗手依从性降低,手卫生的指征掌握不熟练。

1.2.1.3制定计划

(1)规范科室感控小组,选择责任心强、工作严谨的感控员;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充分发挥感控小组的作用。

(2)根据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制度重新修订ICU的MDRO管理制度、预防与控制措施、监测与管理流程及ICUMDRO的防控措施质量考核标准。

(3)制定切实可行的耐药菌相关知识培训计划:全员培训、科室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多形式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对MDRO知识、防控措施及手卫生等知识的了解及掌握。

1.3评价指标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手卫生、耐药菌知识考核合格率、手卫生执行率、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消毒效果(物表)监测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医疗用品的专用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报告督查例数、报告督查率(%)、隔离措施执行到位率(%)、标本送检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DCA循环应用前后手卫生培训考核及依从性调查。手卫生、耐药菌知识考核合格率达到由65.0%提高到85.4%;手卫生执行率由38.1%提高到68.3%,PDCA循环应用前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PDCA循环应用前后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工作人员手监测合格率由78.5%提高到95.9%;消毒效果(物表)监测合格率由82.5%提高到9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根据科室质控小组检查的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各项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及对探视人员的手卫生的宣教达标率明显提高。

2.4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8.1%降至45.6%;预防使用率由67.6%降至4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研究如何采取措施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控制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对MDRO感染患者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MDRO的暴发,也是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引用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提高ICU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的执行率方面,通过找出多重耐药菌ICU感染管理大循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MDRO感控流程不完善,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缺乏;集束化防控措施执行率低;院科三级监管力度不够;抗菌药物缺乏合理使用,医务人员间缺乏有效沟通,探陪人员的MDRO知晓率低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一环扣一环,通过不断循环、持续改进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过程,确保医疗安全起到了积极意义[2]。

实施PDCA循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每周进行质控检查,每月进行质控汇总,每季度发行院感简报,能及时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2)通过专业的讨论与分析,借助团队的力量找出问题及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3)既丰富护士的专科知识和技能,规范护士职业行为,又提高了护士进行分析、判断、总结和应用知识的能力。(4)通过科学、规范、有针对性的指导,不断改进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增加了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使ICU的MDRO质控管理呈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总体目标。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通过PDCA循环法,解决了我科MDRO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各项隔离措施落在实处,有效预防与控制了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六亿,贾会学,贾建侠,等.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06-4308.

[2]叶卫东.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