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急诊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云

(宁夏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现存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对照组取我院2015年3月12日至2016年3月8日112例急诊患者,以2016年3月10日至2017年3月15日我院112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急诊预检分诊问题,并分析、制定改善措施,于观察组中实施。分析对照组急诊预检分诊问题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等待时间过长所占比例最大,数据为86.61%,其次是分诊准确率较低(67.86%);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问题较多,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可保证医院良性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对策;问题;急诊预检分诊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290-02

急诊科工作繁重,涉及疾病较多,随着近年来就诊人群的不断增多,医患纠纷事件也随之增加,患者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1]。急诊预检分诊指的是对患者予以快速分类操作,选择治疗优先顺序[2],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护患关系以及医治效果,为避免医疗纠纷,改进措施极为必要。本文旨在探讨急诊预检分诊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从我院2015年3月12日至2016年3月8日的急诊患者中抽取112例进行对照组研究,另取2016年3月10日至2017年3月15日112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均获知情权,并同意纳入本研究。

对照组:11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7:45,平均年龄(54.87±4.24)岁,最大71岁,最小34岁。

观察组:11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5:47,平均年龄(53.51±4.03)岁,最大70岁,最小33岁。

两组急诊患者各项资料相比而言,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两者可以比对。

1.2方法

分析对照组预检分诊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于观察组中实施,主要包括:(1)加强管理,护理人员应保证具有职业资格证,理论知识扎实,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定期培训、学习,并经考核合格后予以上岗,完善分诊流程管理,保证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规章,排班合理,根据资质、经验的差异,进行人员合理搭配,定期学习法规、法律,提高工作人员法律意识,保证分诊行为规范,总结每日出现问题,并于晨会提出,制定应对措施,及时调整,便于服务质量及业务水平的提高;护理人员应保证着装整洁、佩戴胸牌、仪表端庄,公开投诉方式,便于群众监督,获取患者信任,保证语言温和、态度亲切、解释耐心。(2)提高分诊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以及分诊准确概率,杜绝经验性、随意性分诊,遵循先预检、后挂号原则,初步判断疾病专科及病情,护理人员应注意面见患者挂号,否则不予进行,对生命体征、潜在问题等进行监测、评估,并及时处理纠纷,安抚患者及家属,有目的询问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做好多方协调工作,专科医生应于五分钟内到诊,护理人员严格做好前处理工作,合理进行止血、吸氧等操作,病情重者优先,利用间隙时间与家属加强沟通,获取其理解与配合,及时分流,避免通道拥挤,根据病情进行多科会诊协调,主动为患者联系相关检查,减轻患者及家属负担。(3)危重及特殊患者预检分诊,采用绿色通道对危重患者优先救治,先抢救再挂号,采取边询问、边抢救、边护送原则,相关人员到位迅速,直接将外院转入等特殊患者推入抢救室或者诊断室。(4)重视分诊记录,如实将患者年龄、姓名、到诊时间、性别、生命体征、初步诊断结果、联系方式以及临床症状等及时记录,保证记录准确、完整,由护士长监督完成,并定期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急诊预检分诊问题,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利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分为十分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总满意概率即为总概率与不满意概率之差。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急诊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急诊预检分诊问题情况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均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值小于0.05表示两者数据之间具有高度对比性。

2.结果

2.1对照组急诊预检分诊问题分析

结果可知,在诸多问题中,等待时间过长所占比例最大,数据为86.61%,其次是分诊准确率较低,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3.讨论

急诊预检分诊在分科分诊的同时,根据病情对服务先后顺序进行选择,保证病情紧急患者得到恰当、及时治疗[3-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水平要求不断增高,不仅要求高水平医疗技术,还对医疗服务质量有较大需求,临床目前尚无具体、统一程序。

本文分析对照组急诊预检分诊存在问题,发现等待时间过长所占比例最大,数据为86.61%,其次是分诊准确率较低(67.86%),服务质量不足占58.93%,记录不完整所占比例为52.68%。等待时间过长与医生到诊速度慢、流程不合理、制度落实不完善以及分流不及时等有关。分诊准确率较低主要是因护理人员重视度不高,责任性不强所致,分诊技巧欠缺[5],随意性、经验性分诊等均是影响因素。服务质量的高低与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沟通技巧等均有关,一次性消耗品通常供不应求,无法落实便民措施[6]。记录登记不及时、完整主要是因科室工作量较大,患者及家属通常心情急[7],无法很好配合登记分诊所致,同时也与护理人员不重视有关。

本文对观察组实施改进措施,加强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业务能力,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保证预检分诊高效、快速、优质,最大程度避免医疗纠纷,收获效果较为满意,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存在问题较多,并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有利于医患纠纷预防,可保证医院良性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苏玲敏,张茂.急诊预检分诊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2):1406-1408.

[2]余艮珍,叶天惠.三级综合医院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的规范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5,30(15):17-19.

[3]孙梨萍.浅谈急诊预检分诊的常见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6):117.

[4]曾烈梅,肖志田,曾细秋等.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的改良问题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8):1018-1019.

[5]金静芬,陈水红,张茂等.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标准的构建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4):527-531.

[6]刘君.急诊科预检分诊工作的几点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8(30):4055-4055.

[7]张颖.探讨急诊科分诊护士角色的转变[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1):5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