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拜煤田西部煤层气预探区煤储层地质特质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新疆库拜煤田西部煤层气预探区煤储层地质特质浅析

李全

新疆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09

摘要:新疆占全国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的26%,库拜煤田作为“新疆十三五煤层气规划”的重点区块已经投资数亿元,开展了多个煤层气项目,本文通过对库拜煤田煤层气“甜点区”之一的西部预探区块,从地质、煤储层物性特质、水文地质特征等方面分析区块煤层气储气特质,总结库拜煤田西部煤层气储层特质及规律,为后期井网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库拜煤田西部预探;渗透性;含气性;含气饱和度

库拜煤田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缘,为西气东输主要气源,在全国煤改气大背景下,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加,煤层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被重视,库拜煤田西部煤层气预探区块为库拜煤层气“甜点区”通过在该区多年煤层气勘探取得地质参数分析,总结区内煤层气储气规律。

1、预探区概况

预探区位于拜城县以北45公里处,为拜城主要的煤矿所在地,针对B、C组煤展开工作,新生代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积物和冲洪积物等,中生代地层包括侏罗系中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和下统的阳霞组(J1y)共5个组,预探区位于塔里木北部单斜构造带,并处于东部缓斜带与西部陡斜带的转换部位。构造较简单,可见一些小型褶皱和小断层,构造线的方向都与走向相交或近于垂直,规模不大。

2、煤层煤质特质

预探区目标煤层为侏罗系中统阳霞组,主要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夹粗砂岩、细砂岩,顶部为炭质泥岩,含煤1-2层,其中B1煤层由西向东逐渐变厚,向东北方向逐渐变薄至不可采,厚度在0.53-8.56米,煤层大部可采,煤层在倾向上随埋深逐渐变厚,煤层较稳定,煤层埋深由西向东逐渐变浅。阳霞组煤层,肉眼鉴定为黑色,强玻璃光泽,总体光泽较弱,煤岩成分以暗煤为主,夹线理状及细条带镜煤,棱角状、参差状断口,煤体较软,断口呈贝壳状,参差状,线理状-细条带状,层状构造发育构造滑面及擦痕,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型煤。

克孜努尔组岩性以灰绿色-灰黑色粉砂岩及灰黄色、灰白色粗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泥岩和炭质泥岩。煤层全区大部可采,厚度在0.87-3.6米,一般在1.5米左右,全区煤层厚度基本稳定,但个别点出现异常厚点及薄点,总体厚度稳定,在倾向上随着埋深加大煤层有逐渐变厚的趋势,总体煤层较稳定,埋深由西向东逐渐变浅,克孜努尔组煤层,肉眼鉴定为黑色,条痕黑中略带棕色,以玻璃光泽为主,部分呈沥青光泽和油脂光泽,以亮煤为主,暗煤少许,煤层中部呈中等条带结构、微细条带和线理状结构,局部块状结构,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煤,煤体结构较坚硬。

3、煤储层物性特质

预探区兰氏压力(PL)在1.31-2.81MPa之间,平均1.86MPa,对煤层气的开发稍显不利。兰氏体积(VL)在19.98-27.18m3/t之间,平均23.71m3/t,属于中储集煤储层;含气饱和度大于等于60%为高饱和度煤储层,含气饱和度介于50%~60%之间为中等饱和度煤储层,含气饱和度小于等于50%为低饱和度煤储层。含气饱和度低的储层,压力降低幅度大,作业难度大,煤储层为过饱和或饱和储层,煤层气开发排水降压较小幅度,就会有煤层气产出,含气饱和度越高,越利于煤层气的产出,C2煤层饱和度低于50%为低饱和度煤层,B1煤层大部分饱和度大于50%,部分大于60%,属于中高饱和煤层。通过资料判断B1组煤层在降压幅度较小的情况较C2组煤易于排采产气,B1号煤层气体组分中,甲烷含量在91.73~98.59%,平均含量为94.72%,含量在95%以上的占大部分;二氧化碳含量0.11~2.42%,平均含量为1.16%,含量集中在6-12%之间;氮气含量在0.10~4.73%,平均含量为1.38%;乙烷及其他重烃含量在0.06~2.22%,平均含量为0.46%。

煤储层渗透性是指煤储层的孔裂隙系统在一定的压差下,流体介质发生流动的性质。煤层渗透性的好坏决定着煤层气的运移和产出,是影响煤层气开发成败的关键性参数之一,产能模拟结果表明,在同等开发条件下,渗透率越高,气井产能越大,不仅高峰产量高,而且后期产气能力强。从煤储层介质来说,煤体结构、裂隙发育程度直接控制着煤的渗透性,渗透性较好的储层在煤层气排采中易于解吸范围的扩大,对高产稳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根据注入/压降测试的结果,B1号煤层的渗透率在0.02~8.51md之间,平均渗透率为1.92md;C2号煤层测试渗透率为0.17-3.08md,平均0.95md。

4、水文地质特质

预探区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岩类、侏罗系沉积碎屑岩类组成,主要以岩性组合特征及地层富水性作为含(隔)水层(段)的划分依据。

沉积碎屑岩的各类岩石,其单层厚度沿走向方向的变化较大,可由数厘米变化到数米,尤其以砂岩最为明显,沿走向、倾向变化极大,因此只能以较大的岩性段划分含(隔)水层(段)。

通过参数井钻孔简易水文观测的结果可知,进入到细砂岩、中-粗砂岩、砾岩段,钻孔漏水、漏浆或孔内水位升高,说明此类岩石的孔隙率较大,裂隙较发育且不易闭合,透水、含水性较好,将此地段划分为含水层(段),而将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等细颗粒岩石划分为相对隔水层(段)。含(隔)水层(段)的划分按前述含(隔)水层(段)的划分依据,将井田地层划分为4个含(隔)水层(段),

通过水质测试可知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为SO4-K•Na型、Cl•HCO3-Na、Cl•SO4-Na、Cl•SO4•HCO3-K•Na型,PH值7.00—8.00,溶解性总固体在1562.0—4789.59毫克/升,为微咸—咸水。

上述水质资料说明,在煤系地层中,由于岩石裂隙不甚发育,且多为泥质充填,地层渗透性差,补给、径流条件不佳,地下水运移缓慢,水质较差。

5、结论

总体上,预探区地质构造中等,煤层层数多、厚度中等、分布较稳定、含气量较高、煤层气资源量大,储层物性特征为储气能力中等-较强、欠饱和、渗透率非均质性强、欠压储层,煤体结构为原生、碎裂结构、孔隙度低-较发育、内生裂隙较发育;研究分析了工作区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等特征。煤类主要为中等变质的25JM。渗透率属于较高渗~高渗储层,含气量较好;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煤储层物性特质总体有益于煤层气的储存,为较好的“甜点”区块。

参考文献:

[1]李全,白帅.新疆库拜煤田西部煤层气资源预探[R],2014

[2]赵立,杨曙光.新疆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煤层气,2018,3

[3]王学坚,新疆库拜煤田煤层气资源勘查[R].地质报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