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王开平汪伟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8441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摘要: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自2012年以来,疏附县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社会宣传,保障资金投入,强化优质服务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工作推进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通过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关键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践;思考

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免费为农村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含流动人口)提供健康教育、优生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指导服务,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为育龄群众办的一件实事、好事,尤其是对新疆南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面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是在孕前就由专业技术人员从环境、心理、生物学的角度,对计划怀孕夫妇双方的健康状况、家庭史、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及早识别夫妇自身和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可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这些风险因素的医学建议和干预措施,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咨询和健康指导服务,能够实现预防关口的前移,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1疏附县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基本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辖6个乡、4个镇、4个农场,共119个村、8个社区,总人口26.3万人,农村户籍人口23.1万人,占总人口的88%,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8.2%,汉族占1.6%,其他少数民族占0.2%,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和人口大县。疏附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自然环境艰苦,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边远贫困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较低。当地少数民族缺乏优生保健意识,生活方式不健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孕期保健未得到有效落实,少数民族群众普遍认为出生缺陷是先天性疾病,与生俱来,大多数群众听天由命,不能正确认识,缺乏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出生缺陷的发生,既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疏附县因子女先天性病残,提出再生育申请25例,审批22例,2014年审批19例,2015年审批23例,由先天性病残儿家庭再生育审批也可以看出,疏附县出生缺陷处于高位。疏附县自2012年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以来,至2015年12月份,共为13847对待孕夫妇提供了检查服务,通过检查,筛查出高危人群1285人,提出预防建议2356条,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起到了积极的预防作用。

2基本做法

2.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民心工程,同时又是一个全新的项目,要想顺利实施这个项目,组织领导是关键。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计生、财政、民政、卫生、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疏附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分工。组建了由县人口计生委、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县医院、民族医院、县妇保站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检查和评估专家小组,为项目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保障基础。

2.2强化社会宣传,提高群众优生优育意识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对广大群众来说还很陌生,必须以强有力的宣传措施来提高群众优生优育的意识,强化对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重要性的认识,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光碟、流动服务车等形式开展大力宣传。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和本地有线电视播放优生优育知识,大力宣传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大意义。各乡镇在巴扎天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计生干部入户面对面宣传,计划生育流动车巡回宣讲,提高群众优生优育意识。二是针对目标人群直接入户面对面宣传,讲清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意义目的、优孕良方等内容。在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长期咨询点,告知参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统一制作了“免费孕前健康检查流程示意图”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相关知识宣传牌”,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主动参与检查。

2.3保障资金投入,提升软硬件服务水平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县计划生育指导站硬件建设和人员培训费用纳入财政予以保障。投入250万元,对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检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配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血球分析仪、离心机、酶标仪、洁净工作平台等检验设备,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部生化项目均能在县指导站完成。选派了2名检验骨干到自治区计划生育科研所进修学习6个月,极大地提升了检验室工作水平。

2.4强化优质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一是开展上门服务。由于疏附县地域宽广,大部分乡镇距离县城比较远,为减轻群众负担,县计划生育指导站依托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灵活便利的特点,定点定时开展服务,体格检查在乡镇服务站开展,生化检查将标本送回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检查。二是遵循自愿参检的原则,技术人员合理引导,检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进行严格的保密。三是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设立健康教育、优生优育等宣传栏,让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时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服务更加贴入人心。四是开展人文关怀,对前来参加检查的夫妇,检查完毕后每人发放一个馕、一袋牛奶,解决了参检群众的早餐问题,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3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的情况来看,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亟需解决。

3.1群众优生优育意识有待提高。少数民族农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受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普遍认为出生缺陷是先天性疾病,与生俱来,听天由命,“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严重,自觉咨询、接受优生优育指导的很少。近年来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完全由乡、村有计划组织,定点定时开展检查,自觉到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接受检查的几乎没有,农民群众优生优育意识急需提高。

3.2检查机构服务能力有待增强。主要是技术服务人员对高风险人群确定、治疗干预和优生优育咨询指导等方面的能力不足,检验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生优育知识服务需求,咨询指导和干预治疗。

3.3标本采集运送有待规范。主要是由于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足,没有相应的检验设备,只能采取定点定时检查,采集标本,送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检查。由于一次性采集血液样品人数多,并且需要长距离运输,规范标本采集运送是确保检查质量的前提。

4对策建议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是由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群众自愿参与的惠民生工程,对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4.1多部门配合,广泛开展优生优育科普宣传教育。由政府主导,卫生、计生、妇联、民政、教育、科技、团委、广播电视等多部门参与,将优生优育知识融入全社会大宣传,采取发放宣传单、面对面宣讲、集中培训、大喇叭覆盖等多种方式,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广大农村家庭优生优育意识,特别是计划生育和妇幼部门要发挥网络和人员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和跟踪随访服务,做到优生优育知识全覆盖。

4.2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一方面要着力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双化”建设力度,特别是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检验室的升级改造,在按标准配备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先进设备仪器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国家优生项目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规范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业务能力。

4.3坚持质量第一,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意识。制定受检者准备,标本采集、储存、运送、接收等标准操作规范。强化检验人员生物安全管理,贯彻执行生物安全制度和生物安全教育,做好技术人员的自我防护,防止实验室感染,保证技术人员的健康和项目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何杨,杨柳,刘俊等.重庆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县乡共同服务模式探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5).343-344.

[2]呼雅荣,张秀艳,祖素梅.基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现状浅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11(11).775-776.

[3]吴彩霞,沈苗英.金华市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时间与思考.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11(11).77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