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史殿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史殿风

史殿风

济南市中心医院250013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11-2015.12收治于我院的冠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11%高于对照组31.58%,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theapplicationofthehighqualitynursingincoronaryheartdisease(CHD).Methodsfrom2014.11to2015.12inourhospitaltreated76casesof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randomlypidedintoresearchgroupandthecontrolgroup(n=38).USESthehighqualitynursingstudygroup,controlgroupusingconventionalnursingmode.Resultstheteamnursingsatisfaction92.11%31.58%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highqualitynursingintervention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cansignificantlyimprovepatientcaresatisfaction.

【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Highqualitynursingcare;Theeffect;Toobservethe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会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缺氧,从而引发心脏病[1]。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及心肌梗死,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为胸痛,常发作心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心音减弱,杂音等。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等检查可诊断为冠心病。优质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2]。研究选择2014.11-2015.12我院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11-2015.12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6例,运用优质护理的38例患者为研究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检查和诊断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患有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患者。研究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为(65.2±5.8)岁,病程为0.5-2年,平均病程为(1.0±0.2)年。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为55-77岁,平均年龄为(64.1±6.2)岁,病程为0.5-1.9年,平均病程为(1.2±0.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1.加强对护理人员系统教育。2.注意心理护理,学会与患者沟通,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在沟通中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增加病患家属信心。3.对患者予以告知药物作用,病情发展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提高患者居住环境,为病房做好卫生工作,保持温度、湿度均适宜,对长时间卧床患者,使用温水擦拭,定期进行翻身、擦背等,防止压疮。4.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根据其所喜好,选择清淡营养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减少高热量、高脂肪摄入。通过合理搭配,指导患者多饮水,减少便秘情况,控制并降低体重,降低血压、血脂、血糖指数。5.并根据不同患者提出不同康复计划,制定科学康复训练,注意循环渐进,运动量不宜过大,禁重体力劳动,结合患者实际体力合理安排。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内容包括:1指导患者用药。2.提出合理饮食运动建议。3.术前对患者讲解手术问题并辅导患者缓解情绪。4.提出适合患者居住环境。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优质护理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来评价优质护理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方法:在患者结束治疗出院的当天,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让患者再对整个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进行打分[3]。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分100,分为非常满意≥90;满意≥80;一般≥60;不满意<60。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采用t,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31.58%,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占有很高的比例。临床暂无根治办法,只有通过一般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简单常规模式不能满足患者要求,护士忽略患者身心感受,不能理解患者内心想法,且沟通较少,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较差,从而降低护理满意度。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质量和更优质服务,通过针对性护理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4]。优质护理为了更好护理患者,根据不同的患者提出不同的方案,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期间,通过优化基础护理措施,加强护患交流,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实现提倡的优质护理,目的为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增加对医护人员满意度[5]。

研究表明,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31.58%,P<0.05。分析原因与护士每日加强心理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所需,为患者达到要求,有效改善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积极为患者创造良好康复环境,提供适宜的居住,为患者以前创造良好情绪,有利于病情康复[6]。结果表明研究组满意度高,分析研究组运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更好护理患者,根据不同的患者提出不同的方案,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期间,通过优化基础护理措施,加强护患交流,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及心理状况,护理目的为减少患者痛苦,增加护理满意度。通过积极评估皮肤状态,每日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整理床单位,早期发现是否存在皮肤感染早期征象,做好晨晚间皮肤护理,保证患者身体整洁,减少压疮溃疡,增加患者生存质量。通过合理饮食安排增加患者身体素质,控制体重以及三高,减轻冠心病临床症状。对患者实施运动训练,有利于增加患者身体健康。改善临床表现,有效预防病情恶化,使患者得到康复[7]。

综上所述,通过心理、饮食、运动等方便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加快患者病情康复,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陆新芬,严忠慧.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128-131.

[2]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3]张永珍,高炜.稳定性冠心病诊治策略的选择:欧美指南给我们的提示[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6):832-835.

[4]应优优,李浙成,胡智星等.焦虑抑郁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7):762-763.

[5]田然,张磊楠,张婷婷等.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6):541-545.

[6]濮田,于海奕,徐明等.未接受降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APOB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5):386-392.

[7]陈雄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3):4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