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护理给药错误分析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浅析护理给药错误分析及应对措施

张飞英

张飞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10003

【摘要】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医院护士是药物的直接管理和实施者,他们对药物把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护理安全的好坏,也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所以护士在临床给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人总结了多年的护理经验,通过对给药错误原因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应对措施,能有效避免给药错误的发生。

【关键词】护士;给药错误;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R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1-220-01

给药错误是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主要是用药不当导致的患者损伤。目前,护士人员给药错误经常出现,有可能是处方字迹潦草,药品名称混淆,发药,给药错误等过程。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因给药错误导致死亡的患者达到数千人,给医院增加了不少费用成本,所以护理人员要重视给药错误这个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因护理环节用药差错导致的医疗事件发生。下面就护理过程中给药错误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做简单介绍。

1、常见给药错误原因1.1护理人员给药时忽视了给药规章制度。

1.1.1护理人员确认患者身份时不够规范。按照要求,护士确认患者身份需要2种以上的方式来确认,有的护士仅仅凭借对患者姓名的印象或者床号记忆来认定,导致给药错误。有的患者腕带就是一个摆设,患者对腕带不明白而擅自将腕带去除,最终导致给药错误。

1.1.2护士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不能一直保持饱满的激情工作。

护士容易凭经验取药,从习惯的位置取药,不能认真核对药物的名字和剂量,导致错误发生。更有部分护士对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有效期不进行双人核对,护士遇到比较繁忙的时间段时,有大量未经过双人核对的药物被直接使用在患者身上。

1.1.3对患者不够尊重,对生命缺少敬畏。有部分护士在给错药物前,患者有向护士提出疑问的,有部分护士通过提醒得到纠正,有部分护士没有引起重视,失去了纠正错误的机会,导致无法弥补的错误,这主要是护士的服务理念和意识不够高。

1.1.4过度治疗增加了工作量,分散了护士的注意力。在我国,到医院输液治疗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天气变化,环境恶化,医院更是人满为患,输液患者数量庞大,过度的输液治疗给护士带来了较重的工作量,特别是没有配置静脉配置中心的医院,护士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药物配置,静脉输液,更换液瓶等一系列的工作,护士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忙乱中会经常出现给药错误。

1.1.5工作流程、医嘱不规范导致的用药错误。最常见的是护士为了工作方便,在更换液体时先签名再给药,导致给药错误发生。另外,医生开出医嘱时不够规范,药房发错药等都是护士给药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1.2护士业务能力和素质欠缺。

1.2.1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比例差异较大,年轻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达到49%,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因为刚从学校毕业,工作能力,知识储备,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应急能力都不够强,这是年轻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另外,现在医院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很多都承受情感,家庭和工作方面的压力,学历的提高,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压力也是发生给药错误的重要因素。

1.2.2现代药物技术发展较快,药物推陈出新越来越快,护士对药物知识原本就欠缺,对药物使用过程理解错误,影响了药物的使用,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名字混淆不清,张冠李戴。另外,药物通用名的实施给护理带来较大的压力,通用名文字较为复杂,书写和记忆都比较困难,有的药物名字差异较小,容易混淆,实际却大相径庭。有的药物名字过长,药物系统不能充分显示,有的容量规格无法显示,护士工作时容易出现给药错误,比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和门冬胰岛素R注射液,该药物发生错误概率极高。

1.3护士工作模式欠妥。

根据统计,白班护士给药出错率要明显高于夜班护士。这主要是白天医院患者比较多,患者较多,人员嘈杂,干扰大,工作量大,且工作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夜班相对白班,操作人员较少,干扰小,环境比较安静,护士能静心安心工作,所以出错较低。护士在工作时都分管多个不同的病例,患者的人数和流动性较大,护士对患者的基本信息部够了解,再加之工作负荷较大,忽视了药物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造成给药错误。

2、应对措施护士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给药错误,造成了较多的经济损失和不可逆转的悲剧,要求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经验,根据上面出现的问题介绍一些应对措施。

2.1当护士发生给药错误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先做前期补救措施,然后迅速通知主管医生,同时迅速跟护士长告知情况,护士长要根据给药差错的原因制定及时的防范措施,杜绝同样的用药错误发生,将病人的伤害降到最小。发生错误后,护士要评估给病人造成的后果,分析错误原因,避免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

2.2护士获得医嘱获得病人的药物后,对不明白的或者存在疑问的医嘱一定要及时跟医生进行沟通,详细询问药物名称,剂量等,不可根据自己经验擅自行事。在配置药物时一定要按照规定,做到双人三次核对,仔细检查医嘱,检查配置药物是否合理,检查剂量是否跟标准相同,然后由第二人进行核对,治疗、备药、发药都要仔细核查。

2.3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对患者进行条形码标示,患者身份条形码和腕带标示2种方式进行核对。高危、过敏药物可以增加标识,提高护士的注意力,运用这样的方式能有效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

2.4护士要注意自身知识的提高,通过医院、科室开展的护理、药物等医学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临床用药的观察及身心护理,注意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防护问题等。

2.5加强护理队伍的自律监管,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一要注重护士服务理念的转变,护士一定要坚持患者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不断提升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实施护士分层次管理,加强护士的分层次培训,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水平高的护理队伍。

2.6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患者安全护士必须做好各项核对工作,做到仔细谨慎,准确及时,在各种给药查对过程中都没有任何理由减少查对项目,尤其是药品有效期不能忘记核对。注重人性化管理,为护士创造一个良好、轻松的工作氛围;改善易引起差错事故的工作环境,尽量保证护士站安静,以保证执行医嘱者不受环境的干扰。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重视各种告知,增加护患之间的配合与信任,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提高查对的有效性,减少护理给药错误的发生。

总之,给药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用药差错可发生在给药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因此,通过完善用药管理制度、规范用药流程、依托信息技术、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加强对患者的责任感,建立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医疗文化,促进患者用药安全,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1]柯叶.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中国医药指南,2010[2]张巧,周丽萍.急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体会.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