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6
/ 2

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

夏林

夏林

湖南华鑫美好公路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园林工程建设已成为重要的配套项目。园林项目不仅为人们营造了舒适、健康的环境,还是加强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市政园林项目作为基础设施项目又有非常复杂的繁琐性。因此,适当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助于推动此类项目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工艺;新技术;应用;

1园林工程建设作用分析

1.1园林项目能净化生态环境

在工业化进程中,燃煤总量不断增大,自然环境日益恶化,雾霾天气时有发生。此时,园林工程项目能充分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对于改变生态环境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健康指数的重要保障。

1.2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传统意义上的园林项目具有绿化面积大、占地广的特点,其土地利用率较为低下。结合新技术与新工艺可有效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并可有效降低施工总量。

1.3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动下,市政园林项目施工能充分发挥建设者的创造性,并在参与特色园林建设中自觉地投入艺术与人文创新活动之中,推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1.4持续性

市政园林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工期相对较短,但在投入使用后还需大量的管护。在维护中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助于市政园林能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

2实施新技术与新材料遇到的问题

传统思想多认为市政园林等同于假山绿化。但园林工程的本质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是将土方工程、硬质铺装、园林建筑、水景工程有机结合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市政园林建设中推进新技术与新工艺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以排水管道铺装为例,新工艺条件下排水系统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能在雨季和汛期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还兼具蓄洪、灌溉的功能,但很多人简单的认为这是增加资金投入量。并量市政园林项目与简单的城市绿化混为一谈,同时忽视了建成后的维护保养问题。但从园林项目施工开始,直至施工和后期维护保养确实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技术投入与经费支出明显高于一般绿化工程。

3实施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基本原则

3.1尊重环境的差异性

我国各地区(城市)的自然条件有显著差异,施工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城市环境、地理因素,甚至人文需求等。考虑到上述因素,才能进行差异性规划与设计,依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种类与施工方法等。

3.2合理利用资源

我国南北、东西植物种类各异,且在丰富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市政园林施工企业需合理搭配各种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物种的特性,从而构建出优美的景观和秀丽的城市特征。

4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策略

4.1优化园林设计方案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模型技术已成为工程项目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可视化模型,我们能直接观看虚拟模型中的宏观状态,并在模拟计算中发现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对方案进行多次优化。目前,市政施工部门在园林项目中引入信息模型技术,可充分展示园林景观的内部结构、布置、构造细节等,同时结合网络图将整个工程分为若干施工段。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制定出明确的施工计划及相关内容。通过设计能保证各施工段的紧密衔接,从而保证设计与施工内容衔接的更具连续性与合理性,进而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减少材料的消耗。

4.2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具有节能、清洁、方便的特性。作为新能源技术,将太阳能热量进行转换并储存于电池内,便于需要时的使用。如将太阳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园林项目中,可大幅降低对煤炭等资源的依赖,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实现园林建设的环保生态性。

4.3灌溉技术

滴灌技术充分发挥了径流量小的优势,同时也满足了树木和花草的用水需求。研究证实,滴灌在直接滋润树木和花草的根部的同时,还能为花草树木营造湿润的健康生产环境。这样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用水需求,还避免了大水漫灌的弊端,同时降低了人工工作量。该技术还可用于花卉栽培及温室育苗。

4.4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市政园林项目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施工,该项施工借助新工艺可有效避免道路出现裂缝。在施工中使用真空吸水可增强路面材料的抗磨耐压性能,有效提升路面材料的密度。事实证明,由于该技术改变了混凝土力学性能,减少了建成后的维修几率。将该技术应用于路面施工,能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此外,考虑到青石板的复古效果,还可将这类材料与现代材料组合起来使用,但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材料的质量问题。

4.5雨水再利用技术

合理利用雨水技术能有效降低对地下水的依赖(或地表径流水的使用),这种可循环利用方法又被称为“海绵技术”,通过科学设计能将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形成一个闭环,达到雨水的再利用。

4.6合理配置资源

市政园林建设是多种资源重新组合、配置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以空间为基础充分展示城市特色及相关材料的个性化特征。这就需要我们以城市风土人情为底蕴对设计进行反复优化,如:在园林景区内适当丰富植物种类,结合丘陵地貌特征建设山体景观。这个艺术表现过程也是提升植被空间,构建特色园林城市的过程。

4.7边坡防护技术

规范对人工湖等需要高坡防护的项目有着明确规定,实际施工项目中都需要合理使用高边坡技术。第一,园林设计人员需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准确记录坡度和高度等数据,认真考察项目周边的自然条件,然后进行科学设计;第二,加强边坡防护主要是提升边坡的摩擦力,从而有效提升边坡的稳定性。施工中,多使用混凝土或砖头进行砌筑,从而达到防护边坡的目的。植物防护能有效保持周边水土,增加地面覆盖植被能有效降低水土流失。

4.8完善园林施工建设的新技术与新工艺

目前,我国园林建设中所用的新技术与新工艺日渐增多。但因为研发成本过高,或部分材料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了新材料的实用性。园林工程建设的本质是提升城市品位,为市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为此,所有新技术与新工艺都以满足人们需求为前提,以降低能源消耗为追求目标,真正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对此,无论是设计方还是施工和维修单位都需秉承健康、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结语

总之,市政园林项目运用新技术与新工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园林工程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各部门开始重视与市政园林相关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这是推动园林建设、养护、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娜.园林建设工程中新技术及工艺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8,(10).

[2]金久芝.关于园林工程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

[3]王蓓.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