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舒彬向娅凌

舒彬向娅凌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中江618100)

【摘要】目的:更进一步的对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择取过去10个月(2014.11~2015.4)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口腔正畸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所有人员均采取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正,并依照对每位口腔正畸患者所用的粘结材料的不同分为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治疗的A组与使用牙釉质粘结剂(非调拌型)治疗的B组。跟踪随访24个月,对比牙釉质粘结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对口腔正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A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粘结治疗的60例患者无论在托槽脱落、继发龋齿发生率方面,还是口腔脱矿、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牙釉质粘结治疗的B组,P<0.05,二者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较之传统牙釉质粘结剂,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口腔正畸中不仅具有显著的粘合效果和临床疗效,而且患者满意度高,应予重视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牙釉质粘合剂;玻璃离子水门汀;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28-02

作为口腔门诊常见的疾病,口腔正畸(即牙齿矫正)不仅对患者的口腔外观及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临床上主要以外科力学矫正为口腔正畸的主要手段,但往往由于手术治疗过程中常规的粘合剂效果一般,常常会导致患者牙齿托槽、脱矿甚至继发龋等症状,因此,进一步探究一种粘合效果好、临床疗效显著的口腔正畸材料十分必要[1]。我院就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口腔正畸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研究对象均为过去10个月(2014.11~2015.4)在我口腔科室接受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其男女各有54例、66例,病程1~12年不等。其中,A组60例口腔正畸患者男女各有28、32例,平均年龄为(30.8±6.2)岁;B组男女各有26、34例,平均年龄为(31.2±6.4)岁。A、B两组口腔正畸人员的病情程度、病程以及年龄、性别等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首先,对120例口腔正畸患者均应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正治疗。即根据每位正畸患者的不同病情,在排整好牙齿后,使用预制的托槽和颊面管将所需矫正的牙齿套住,而后使用适当的压力对矫正牙齿施力。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粘合材料进行粘合治疗。

A组60例口腔正畸患者均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粘合,B组60例患者则采用常规牙釉质粘接剂(非调拌型)进行粘合。最后,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随访,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粘合材料在口腔正畸中的不同疗效。

1.3观察指标

跟踪并对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继发龋齿发生率以及脱矿、托槽脱落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同时,对每位口腔正畸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

1.4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分析口腔患者治疗过程中托槽脱落数量、继发龋齿数量对以及脱矿情况。其中,脱矿分度根据牙釉质变化分为Ⅰ、Ⅱ、Ⅲ度。口腔正畸患者牙釉质出现低于50%面积的白垩样斑为Ⅰ度;牙釉质出现的白垩样斑面积在50%~100%为Ⅱ度;Ⅲ度则是指患者牙釉质白垩样斑严重,形成龋齿[2]。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不同粘合材料研究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比分析AB两组的不同疗效,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A、B两组不同方案口腔正畸疗效对比

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合的A组口腔正畸患者无托槽脱落及继发龋齿情况出现,且患者满意度高达98.3%,而B组托槽脱落和继发龋齿患者各有36例、24例,且患者满意度仅为48%,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见表。

表A、B两组不同方案口腔正畸疗效对比(n/%)

*注:与A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A、B两组口腔正畸患者脱矿情况

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合的A组Ⅰ、Ⅱ、Ⅲ度脱矿人数各有36例、18例、6例;而B组Ⅰ、Ⅱ、Ⅲ度脱矿人数各有12例、16例、32例,P<0.05,二者有明显的统计意义。

3.讨论

研究发现,人体牙齿的生长不仅受先天的影响,而且与其后天的生活环境、饮食营养等均有密切的关系。自幼儿长牙时起,大多会因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出现形态各异的、程度不同的畸形。而牙齿所发生的口腔畸形一方面会直观的影响患者的外观面貌,另一方面也会因面貌的影响而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以及日常材料的滥用与饮食的不均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牙齿畸形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目前,对于口腔畸形的治疗临床上仍以外科生物力学手段进行矫正。而且伴随着人们对于口腔矫正的越发重视,也使得口腔正畸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也越发不满足于传统的易发生托槽、脱矿等症状的牙釉质粘接剂的治疗方案,同时,研究亦表明常规牙釉质粘接剂对患者牙齿损害较大[3],因此,探究效果更佳的粘结材料便成为口腔正畸的研究重点。

玻璃离子水门汀是近年来研发的新型口腔正畸粘合材料,主要是由氟铝硅酸盐玻璃粉同聚丙烯酸水溶液二者相互反应而得的口腔粘合材料。在进行正畸粘合过程中,它能够与牙齿的钙离子相互作用进而形成羟酸盐化合物,粘合效果显著。而且它还能够与人体牙齿的相关有机物反应进而形成保护膜,进而能够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4]。由上述结果可知,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A组不仅满意度高,而且脱矿、继发龋齿产生率以及托槽脱落等情况均明显低于B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

总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口腔正畸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汪郁.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口腔正畸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9.

[2]肖云鹤.口腔正畸粘结剂的研究现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28(10):638.

[3]裴壮敏.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口腔正畸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26):306-307.

[4]杨红,廉翔,樊晶.玻璃离子水门汀用于口腔正畸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