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干扰及纠正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干扰及纠正分析

刘芳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检验科湖南醴陵412200

【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干扰及纠正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患者共112例,利用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进行溶血标本处理)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了减少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在采集血液时尽量避免溶血现象;如果发生溶血现象可以利用回归方程式进行纠正。

【关键词】溶血标本;生化检验;干扰;纠正

在临床采集血液的过程中,溶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会对临床临床上的生化检验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检查结果存在误差。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干扰及纠正分析,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患者共11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下是具体报告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患者共112例,利用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进行溶血标本处理)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观察组56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2.1±2.1)岁;对照组56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8例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31.9±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取空腹下的血液标本为11mL,112例标本随机放在2支试管里,观察组所有患者的标本采取溶血处理,进行离心15分钟后,留取血清,并且排除血液中相应杂质。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总蛋白(TP)、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氧酶(LDH)、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TG)、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等进行检测[1]。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x2进行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化项目结果的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下表1。

3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的诊断与治疗离不开各项生化检查,而生化检验的结果会受到溶血的影响,导致临床的诊断出现误差,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干扰,因此为了避免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等情况,检查相关检测的结果,需要对溶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如果发现溶血的现象及时进行纠正[2]。溶血对于生化检验的主要影响表现在,进行比色分析的过程中会对血红素的颜色有影响,相应在分析蛋白质的过程也会受到一定干扰,并且红细胞内部的化学成分也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血浆的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会受到溶血的影响,最终导致生化指标检测的结果出现误差。

发生溶血的主要原因表现在,首先是由于在采血的过程中,患者的压力比较大,容易紧张,使采血有一定的困难;其次,相关的采血护士技术存在一定问题,在抽取血液的过程中速度较快;第三,血液储存方式有问题,比如在抽血前试管没有清洗干净;对于采血的试管晃动太厉害等[3]。以上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溶血现象,而完全避免溶血的发生在临床上的困难较大,只能尽量避免。如果发生溶血的现象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溶血现象不严重,可以利用纠正血清Hb浓度变化数值与标本生化检测数值之间的关系[4];如果溶血现象严重,就需要重新采集血液,以免影响到临床相应的诊断结果,造成误差。

在临床上溶血主要有两种,即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溶血时血清ALT和AST有显著升高的现象,如果ALT和AST水平升高的比较大,说明溶血比较严重,如果ALT和AST水平轻微升高,说明溶血较轻[5]。溶血对不同检验项目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对肝功能患者的临床实际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于胆红素以及尿酸、血清总胆红素等会形成正的干扰;对于一些常规的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肌酸激酶等会形成负的干扰;并且如果溶血的指数比较高,相应的干扰也会比较大,它们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溶血对血糖血脂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会产生正干扰,如果在检测时发现溶血指数在6个以上,正干扰表现的更加明显[6]。虽然溶血对于肾功能检查的影响不大,但是严重的溶血现象是会肾功能的指标形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化项目结果检测与对照组生化检测结果有显著差异,检测的结果表明,经过溶血处理的标本对于生化检验的各项指标都有影响。TP、CK、LDH等指标显著高于没有经过溶血的指标,并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没有进行溶血处理的对照组NA+的浓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对以上的数据进行分析,虽然大部分的生化检测指标会受到溶血的影响,但是还是有少部分的生化指标不会受到溶血的影响很小,比如血清中的Alb的检测结果。

对于溶血的纠正可以利用回归方程式,具体的过程包括:首先需要选出溶血反应比较大的生化指标,比如血红蛋白、尿酸、血红蛋白等,设立测定值Z(溶血指数为0),X(不同溶血指数),Y(大于测定值),再根据具体检测的结果,采取第二次分析,建立每个项目的方程式,然后用在分析仪中,通过分析对比出实际可接受的范围,对需要纠正的结果进行分析。大量的临床实验表明利用回归方程式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溶血对生化项目检验的影响。

综上所述,为了减少溶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在采集血液时尽量避免溶血现象;如果发生溶血现象可以利用回归方程式进行纠正。

参考文献:

[1]周延美,唐延辉.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7):126+128.

[2]张洁.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11):33-34.

[3]陈飞龙.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11):4.

[4]高正会.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2(31):1-3.

[5]李锦霞.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5(8):64-65.

[6]许晓辉.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9):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