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吴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吴浩

吴浩

身份证号码:13230119790506XXXX

摘要:新时期国家对建筑工程改造提出严格要求,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实施综合改造,才能为工程单位创造预期的项目收益。“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命脉,只有把握好工程质量标准,才能实现项目规划与发的可持续性。因此,发挥质量监督机构的调控职能,对建筑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有效提升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对策

随着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的监督和管理,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成本、进度和质量的质的飞跃,尤其是不断深化改革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但是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则是该怎样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使得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模式得到创新,使得监管效率得到提高,而且还是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如今的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的规则体现得也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只有狠抓质量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施工质量既然成为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则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物料进场、检验,消防和卫生管理等。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质量管理就是核心。只有进行安全文明的施工,才能创造质量过硬的建筑产品。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质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筑产品的主体结构质量,二是使用功能的质量,三是感官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的设计精美,给人感官视觉的享受,但最终吸引人们的还是使用功能上的舒适感与安全感。而任何一个建筑项目,其使用功能方面质量的形成,有设计的原因,也有施工质量方面原因,而且后者占多数。对于任何一个建筑,不通水气,煤气泄漏,渗水等都是极大的安全隐患。总之,要想保证房屋建筑产品的质量,就需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的阶段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都要得到保证,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人员的作用,创造性价比最高的建筑品。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

2.1监管体制不完善

首先当前监理公司负责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但由于各单位均把金钱利益放在工程质量之前,导致多数监理机构趋于形式,敷衍了事,没有真正将质量监督工作做到位,导致建筑工程后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其次,施工与建设机构往往自己收支监管机构,工程监管成了摆设,公司有意缩减监管机构的开支,为了应付国家机构检查,导致监管人员不能保质保量的工作,造成建筑质量严重下降。

2.2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更新速度显著加快,但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都是基于原有的施工技术而制定,未能明确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标准和要求,不能满足当前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要求,法律制定的相对滞后性,导致在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无法应用现行的法律法规处理新的问题。

2.3检测行业自身的存在问题。

现在检测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面临着各种考验和政府政策风险,并且在这个行业中的人员也未能够充分地认识这些问题。检测市场十分混乱,一些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知识的阶段,在保持数据传递中,不论是传递的快捷性还是传输的灵活性都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受这种情况的影响,检测行业自身没有具备充分的资金投入、专业人才、检测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些问题更是明显,急需要得到有效地解决。

2.4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过程当中还存在着监督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政府出台一些列的监管措施,但是这些监管措施需要监管人员执行,只有监管人员才能将监管措施落实到实处。但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及管理体系中普遍的现象就是监管人员不能满足监管的需要。在监管队伍当中,一些人员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素质水平较低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监管人员水平达不到要求就很难将政府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影响了监督力度的有效性,浪费资源。为了切实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必须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3.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

3.1完善监管体制

想要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就要保障我国拥有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管体制。首先从细节上高标准制定质量监管细则,例如:在监管人员的任职标准上,要严格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受过监管方面的相关培训,并且通过专业考试,拿到相应有价值的从业资格证;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应规范化岗位要求,明确岗位细则,多方位全方面考察应聘者的监管能力,尤其是内在品质,考察监管者是否具有清正廉洁的品性,以防被施工方收买;应严格细化监督细节,对于建筑工程各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检查,优化检查设施设备,提高检查标准线,以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3.2严管执法力度

现如今的执法人员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有意放水、专业素质低的问题。为了可以顺利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我们就一定要对执法力度进行监督。对有意放水的问题,开始不断的着手处理。对于专业素质低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力度。招聘执法人员的同时要首先对此进行要求,需要执法人员具有对应的专业素养,对当前已经上岗的执法人员,也同样需要进行培训,选择科学可灵活进行调整的时间,进行培训活动。结束培训之后要保证执法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展开考核,这样的培训每一年都要进行,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变化,知识需要不断的积累。因而,培训执法人员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周期性、系统性的知识培训活动,保证执法工作人员具有有关的专业知识,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同时,找到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执法力度要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合格标准,需要严格对执法力度进行规定,需要对执法工作人员进行一定工作专业素质的培养,避免执法过程中,无法实现最终的标准,导致安全隐患一直存在。

3.3建立具有权威性的机构,督促建筑工程的检测

通过建立专属于检测行业的专业权威机构,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水平,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加强质量控制人员的业务培训,使监管部门可以掌握的标准和作业程序。同时权威机构的建立和人选需要考虑到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3.4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监督体系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社会的进步也对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监管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使自己能够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监管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4.结束语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也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为此,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应当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制度,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不仅如此,还应当实施对建筑材料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合格;加强岗位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通过这些对策,不仅会使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现状有所改善,还会大大促进中国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03:278.

[2]穆宏刚,张广华,陈广胜.浅析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应对策略[J].四川建材,2010(12).

[3]周勇.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政府监督作用的对比研究[J].建筑施工,2006,28(4):3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