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徐放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多糖是一个由酮糖连接形成的多聚物质,该物质也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在当前医学临床治疗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在随着中草药的各个成分逐渐走向分离化方向后,其多糖的主要成分开始被有效挖掘,有研究结果提出,中药多糖物质在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该药物能够通过药理因素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同时,该物质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疗效,能够为医学临床肿瘤治疗带来有效帮助,这也使得中药多糖在抗肿瘤领域受到了众多关注。对此,为进一步探讨中药多糖的临床疗效,本文针对中药多糖在抗肿瘤中的治疗机制展开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中药多糖;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007-02

Theresearchprogressofpolysaccharideantitumormechanis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XuFang.BasicMedicalCollegeofHeilongjia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eilongjiangProvince,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Polysaccharidehastheextremelywidespreadapplicationinthecurrentclinicaltreatment.AstoseparatethecomponentsofChineseherbalmedicine,themaincompositionofthepolysaccharidehasbeenminingeffectively.WiththeresultsofthestudysuggestedthatChinesemedicinepolysaccharidematerialhasimportantapplicationvalueinmedicine,topharmacologicalfactorsregulatingthebody'simmunefunction.Thematerialalsohasasignificantanti-tumoreffect,andthereforedidalotofattentioninthefieldofanti-tumor.Tofurtherexplor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Chinesemedicinepolysaccharide,thispaperstudiesanddiscussesthemechanismofChinesemedicinepolysaccharideinanti-tumortherapy.

【Keywords】Chinesemedicinepolysaccharide;Tumormechanism;Theresearchprogress

多糖物质在医学临床中又称为多聚糖物质,该物质的整体聚合度极大超出了复杂大分子的10倍,而该物质的分子量多达百万余种,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及动物细胞壁中。至今为止,多糖化合物提取最多的为天然产物,且最重要的多糖物质为中药中的可水溶活性多糖物质,这些多糖物质在医学中不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功能治疗作用,还能良好的达到抗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对高龄患者患有的基础性疾病如血脂、血压等达到治疗作用,医学临床应用具有显著价值,是当前医学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治疗药物。

1.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分析

1.1增强NK细胞活性

NK细胞属生存于生物体中的非特异细胞,该细胞同时也属于免疫杀伤类细胞,该细胞的主要功能体现于生物体内的免疫监视环节。在螺旋藻多糖分子中,该分子的能够在改善白血病疾病患者体内细胞活性的同时,对患病者的正常细胞不带来影响,有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在应用于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其不会对人体正常细胞带来毒性损害,这也表明,螺旋藻多糖能够在白血病治疗中有效增强NK细胞的活性,且在临床中可根据该物质的生物反应开展进一步研发。另外,在临床中黄芪多糖与枸杞多糖同时也具备增强NK细胞活性的药理作用,黄芪多糖能够减少LAK细胞的坏死几率,减少体内凋亡细胞的密度,并提高存活细胞的整体密度[1]。

1.2中药多糖能够促进有丝分裂

从20种植物中所提取出的22类多糖成分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植物中所提取的22类多糖成分都出现了促进丝分裂的作用,且大多数植物多糖对丝分裂的各个反应出现了增强现象。在医学中,中药多糖具有促进有丝分裂的药理机制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研究课题。当前,有研究者提出,多糖不仅能够在淋巴细胞中存在受体,其在淋巴细胞中也存在十分明显的特异受体,并且在近几年随着深入研究后发现,云芝多糖在人体淋巴细胞中存在明显受体[2]。

1.3促进网状内皮系统

人参多糖的主要功能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从而加快生物机体的抗体产生,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对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虫草多糖能够良好的激活巨噬细胞,并增强网状细胞内皮系统的吞噬,使机体抗体能够对细胞活性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当抗体逐渐增多于与增强时,其能够达到良好的抗肿瘤机制。在香菇多糖中,该多糖能够增生B细胞数量,并将其转化为浆细胞,增强抗体的生成,且在患者体内的脾窦部位能够发现明显的网状细胞,这意味着香菇多糖能够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对抗原功能有良好的识别作用[3]。

1.4更改肿瘤细胞膜的生长

以牛膝多糖来说,该多糖能够在与患者细胞接触24小时后,提高细胞膜唾液的酸度,同时降低膜磷脂蛋白,但需提醒的是,在抗肿瘤机制中,牛膝多糖的作用机制和患者细胞膜生化的生物特性有直接关联。茯苓多糖的主要功能为对患者机体肌醇灵芝代谢带来良好的干扰作用,同时能够对磷脂酰肌醇的转换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该作用机制肯呢个与陌生化特异的改变有直接关联。

1.5中药多糖的抗自由基作用

具有抗自由基作用的中药多糖多见于海藻多糖,该多糖的抗肿瘤机制是通过减少过氧化物的整体含量而达到增强过氧化氢酶的治疗目的,同时,该多糖还具有显著的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作用,这意味着,海藻多糖能够在抗肿瘤治疗中达到对自由基分泌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有效促进自由基的清除速度,减少原初氢氧自由基的发的产生,从而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分裂达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使肿瘤病灶的生长得到有效控制。

1.6抑制血管肿瘤的形成

当前已有许多研究结果证实,肿瘤病灶的生长与新生血管的生长有着直接关联,这意味着,在临床中,新生血管即将成为抗肿瘤但的重点所在。中药多糖在肿瘤血管的形成抑制上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中药多糖能够诱发TNF的增生,而该物质是控制体外与体内血管增生的重要物质,因此在作用机制上其具有一定的抑制疗效。较为多见的中药多糖类型主要有香菇多糖、黄芪多糖等,这些多糖均能够增生IFN物质。

2.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药多糖在抗肿瘤治疗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机制,其能够通过现代分离技术对中药多糖进行研发,根据中药多糖的各个药理机制进行针对性应用与治疗,并在作用机制下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吞噬肿瘤细胞,提高淋巴细胞活性,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郑敏.中药多糖抗肿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13,2(05):259-263.

[3]刘洪超,蔡林衡,王淑英.猪苓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03):236-238.

[4]张怡,张甘霖,王笑民.中药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概况及思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0(05):2321-2323.

[5]彭蕤蕤,赵明耀,董子明.中药多糖增强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14(03):38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