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张意平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对于门诊小儿输液工作中采取静脉留置针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门诊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钢针进行静脉输液,给予研究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静脉留置针,对比两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的输液穿刺所需时间、输液穿刺和接管所需时间等。结果两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的输液穿刺所需时间、输液穿刺以及接管所需时间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病人,为其提供静脉留置针,能够降低输血所需时间,缓解病人的痛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

现在我们国家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留置针技术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以往的钢针静脉穿刺给药接受范围比较广,但是多次穿刺会提高病人的痛苦,增加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对此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建立科学的给药通路,为临床门诊输液工作提供新思路[1]。文献资料表明,选取静脉留置针操作能够降低再次穿刺几率,给予病人常规消毒之后,首选冲管,如果畅通那么可以连接头皮针进行输液,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管比较柔软,降低了由于病人活动和家长护理不当引发的液体渗出以及血管穿破等。静脉留置针对于病人产生的损害比较低,操作方法简单,可以妥善固定,长期建立静脉通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感,建立给药途径和营养途径,使病人的预后获得改善[2]。本文将我们医院门诊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们医院门诊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2017.6-2018.6),所选100例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钢针进行静脉输液,给予研究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静脉留置针;对照组中男性病人34例,女性病人16例,最小年龄0.5岁,最大年龄3.6岁;研究组中男性病人35例,女性病人15例,最小年龄0.5岁,最大年龄3.5岁;两组病人的生命体征全部平稳,意识全部清醒,排除危重疾病病人。

1.2方法

两组病人选取直、柔软并且富有弹性的静脉开展穿刺,通常2岁以内的病人选取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以及颞浅静脉等头皮静脉施行穿刺,2岁以上病人选取手背静脉开展穿刺。对照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通过常规钢针穿刺施行静脉给药。研究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通过静脉留置针施行输液,穿刺操作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家长进行解释,获取病人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给予病人穿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之后,去除静脉留置针的针套,旋转首发松动外套管,保持套管前端和针芯粘连部位微微松动,起到顺利送达套管与退针芯的作用,护理人员左手固定同时绷紧病人穿刺部位皮肤,右手保持30度角持针,针尖斜面向上慢慢进针,对于回血腔情况给予观察,显示回血之后下降穿刺角度,穿刺针推进0.5cm左右,保证外套管进入到病人的静脉中,穿刺成功之后施行固定,连接输液装置开展静脉输液治疗,输液结束之后,开展脉冲式封管。针对易动并且血管比较细的病人,施行头皮浅静脉留置,不但需要采取常规措施进行固定,还需要通过3M透明敷贴施行加强固定,在需要时给予病人戴头套进行固定,防止病人将留置针拔出[3]。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病人的首次穿刺所需时间、输液穿刺和接管所需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计算出的具体数据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加以数据处理。在对数据开展处理过程中,t值代表检验计量资料,卡方代表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差异利用P值表示,将其作为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低于0.05,那么表明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如果所得P值高于0.05,那么表明计算出的各项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的输液穿刺所需时间、输液穿刺以及接管所需时间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输液穿刺所需时间、输液穿刺以及接管所需时间比较

3讨论

由于现在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静脉留置针获得了广泛的使用,以往钢针穿刺静脉治疗虽然接受面比较广,但是反复穿刺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在临床门诊输液工作中选取有效的给药途径非常重要[4]。采取静脉留置针留置针操作能够降低再次输液时穿刺所需时间,和常规操作比较,静脉留置针仅需要在常规消毒之后,首先冲管,倘若通畅,那么能够连接头皮针加以输液,不需要再次选择血管开展穿刺,降低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促进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由于静脉留置针的套管质地比较柔软,穿破血管的风险下降,可以避免病人由于过度活动或是家长护理不当引发液体外渗,提高输液的有效率以及成功率。静脉留置针对于病人身体所产生的刺激比较小,病人和病人家长更加容易接受,可以妥善的固定,长期建立静脉通路,能够降低病人的痛苦,操作方法简单可行[5]。根据本文的研究可见,给予对照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钢针进行静脉输液,给予研究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静脉留置针,对比两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的输液穿刺所需时间、输液穿刺和接管所需时间等,结果表明,两组小儿静脉输液病人的输液穿刺所需时间、输液穿刺以及接管所需时间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门诊小儿输液工作中开展静脉留置针效果理想,能够减少再次输液所需时间,降低重复穿刺所需次数,减少液体外渗的出现风险,缓解病人痛苦,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翦密华.探讨门诊输液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可行性及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0,17(19):149.

[2]朱惠莉,李莹芬,何晓君.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在儿童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7):828-829.

[3]杨爱秀.静脉留置针在儿童医院门诊输液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69-370.

[4]李兴,梅云霞,王娟,等.静脉留置针在儿童输液室红霉素静滴中的应用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32):210-211.

[5]关景超.儿科门诊输液流程管理及静脉留置针在儿童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9):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