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与碘酊联用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4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1

微波与碘酊联用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4例分析

何银萍

新疆昌吉市三工镇卫生院831100

为提高前庭大腺囊肿的治愈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微波与碘酊相结合,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3年8月~2008年7月,妇科门诊治疗前庭大腺囊肿34例,其中感染或已形成脓肿者27例;其中24例反复发作,有2例曾行囊肿摘除术,1例曾囊内抽吸后注入碘酊。右侧23例,左侧10例,双例1例。年龄25~42岁,病程1个月~8年,均为已婚妇女。囊肿直径2~8cm。

1.2方法采用LY1-3型微波治疗仪,微波输出功率40~50W。治疗时间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合并感染者除外。常规做白带常规检查,必要时做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或前庭大腺开口处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病原体选用抗生素,如果病原体不明确,用甲硝唑、青霉素或先锋霉素口服或静点。对发病初期全身症状及局部红肿明显尚未形成脓肿或脓肿较小者,病原体不明确者,先给予甲硝唑0.4~0.8g,一日1次静点,青霉素480~560万单位,一日2次静点,抗感染治疗2~3天后,用微波治疗。对全身症状轻,囊肿明显者,直接用微波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在小阴唇内侧囊肿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偏粘膜侧以针状探头做一纵形切口划痕,下端近囊肿最低处;囊肿大者,切口上端可距囊肿顶端1~2cm,囊肿小者,切口同囊肿全长,探头由下向上逐层烧灼,直至囊腔流出粘液或脓液,用0.2%的甲硝唑冲洗囊腔,拭干囊内壁,用其它弯探头对囊内壁进行烧灼,深度约1~2mm,烧灼后用2%的碘酊消毒囊壁。术后常规口服甲硝唑片0.4g,一日3次,服3~5天,每1~2日囊内碘酊消毒一次,10日后改2~3日一次。

2、结果

治疗后48小时内,部分患者自觉局部有疼痛肿胀感,其中27例合并感染者,于手术当日疼痛症状明显减轻,48小时后疼痛逐渐消失,术后7天囊腔明显缩小,10~14天后切口及囊壁创面坏死组织脱落,个别伴少量血性分泌物,14~36天,囊壁粘膜组织完全修复,囊肿消失,囊腔深度为0.5~1cm,留下0.3~0.5cm的造口。所有患者随访2~24个月,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无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前庭大腺囊肿是由于前庭大腺腺管开口处阻塞或急性炎症发作,导致分泌物或脓液积聚于腺腔而形成,症状明显者影响工作和生活。其治疗方法有:囊肿摘除术、囊肿造口术、囊肿切开引流术、囊内液抽吸后注入95%乙醇或2%碘酊等。手术切除只能在感染控制情况下施行,术中易出血或破坏腺体,由于局部组织疏松,不利于切口愈合,报告中2例分别在本院囊肿摘除术后43天和3个月复发后就诊;囊肿切开引流愈合后也易复发;囊肿腔内抽吸后注入乙醇或碘酊法复发率较前二者降低;囊肿造口术创面及外口较大,疤痕明显,但未见复发病例;微波联合用碘酊治疗前庭大腺囊肿优点: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时间短,只需3~5分钟,术中病人痛苦小,无出血,创面干燥,无需缝合,切口及囊壁因组织凝固、变性、坏死,使其缺损,引流通畅,碘酊可局部杀菌,加速创面愈合,愈合过程中分泌物较少,不用置引流条,愈合后局部疤痕不明显,造口较小,腺体功能不受影响。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微波与碘酊联用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