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通三防”安全体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通三防”安全体系分析

王丹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贺疃乡朱集西煤矿安徽淮南232000

摘要: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切实做好“一通三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能有效降低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提升安全生产效果。

关键词:煤矿安全;一通三防;应用

引言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占能源总供给的60%以上,但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因此,煤矿管理人员应加大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重视。目前,我国现存的煤矿数量大概有8000多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有700多处,国家近几年对煤矿资源的整合已经初见成效,类似于之前的小煤窑安全事故也逐年减少。入井三分险,虽然我国煤矿企业都已向正规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但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问题,需要煤矿管理人员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和安全监督。

1“一通三防”概述

“一通三防”主要是指通风、防火、防尘、防瓦斯。通风主要是指矿井通风,需要两台等同能力的通风机完成。两台通风机一台主用,一台备用。当主通风机开启时,备用通风机必须在10min内开启,严格禁止将风机群或局部通风机作为主通风机使用。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设在进风巷道内,且局部通风机也要保证“一主一备”,能够自动切换。瓦斯问题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所以需要对煤矿瓦斯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杜绝瓦斯超限,根除引爆火源,避免重大事故出现。通风、防火、防尘、防瓦斯彼此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因此,在“一通三防”安全体系应用过程中,要注重煤尘、瓦斯、火源、通风之间的关联性,采取综合性的技术管控安全隐患,保证采矿作业安全、顺利实施。

2“一通三防”安全体系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通三防”安全体系在煤矿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是矿井通风作为防治煤矿生产中安全隐患的基础,做好矿井通风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瓦斯、煤尘和灭火,通过矿井通风可以将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很好的排除,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井下人员,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掌握井下气体浓度、温度和风量等参数,对各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以往矿井通风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做好井下通风工作。二是当瓦斯在井下不断积累到达一定浓度后,遇到井下的明火就极易产生爆炸。如果仅依靠井下同分来防止瓦斯含量高的问题那么还是不够的,因此还应采取瓦斯抽放的方式来降低井下的瓦斯含量,避免发生瓦斯爆炸的事故。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部分矿井已经将矿井监控技术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对井下事故的预防有着极大的作用。

3“一通三防”安全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体系的具体内容有:通风管理、防尘、灭火、防瓦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煤矿必须对以上四项内容加大治理力度。

3.1通风系统的有效布置

对于“一通三防”安全体系的有效落实,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合理布置通风系统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环境的基本条件。围绕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需求,必须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布置:

a)必须详细调查了解矿井的通风需求,在了解其基本通风需求的基础上,选择较为有效的通风模式。比如U型模式就是现阶段最常用的一种通风系统类型,也值得在相应矿井得到较为理想的运用。这种通风形式的选择同时也需参考矿井下地质状况及自身风向的分布规律进行,以达到最为理想的通风效果,避免通风系统的布置和外界环境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b)恰当地选择机械通风设备并进行合理布置,也是需进行严格把关的核心内容所在。矿井的通风处理必须要依赖于机械设备进行操作,这也就需要切实保障所选通风设备确实能发挥出应有效能,且具备理想的运行状态。通风设备的具体安装区域和连接效果同样也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和探索,确保其能较好地实现理想的布置和运行,尤其要规避其可能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

c)切实加强对于通风系统的日常检查,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同样关系到整个通风系统是否能得到理想运行。通风系统的有效检查主要围绕相应矿井下的通风设备运行状况及通风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其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于通风效果不理想或通风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隐患问题,应予以及时指正,如此才能较好地提升其运行可靠性。在后续检修中,针对通风机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也应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充分提升其安全保障效果,具体检查如图1所示。

图1机械设备日常检查

3.2加大瓦斯的治理力度

做好煤矿生产时瓦斯事故的预防,首先要保证回风流里CO2的浓度不超过1.5%,瓦斯的浓度不超过0.8%,如果回风流里瓦斯浓度和CO2的浓度超过了限值,应尽快组织井下生产人员撤离,并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煤矿生产中破坏最大、发生最多的就是瓦斯爆炸事故,因此要采取必要的瓦斯防治措施。

(1)对于瓦斯异常区域应加强管理。一般来讲,瓦斯涌出情况很难提前预测,如果发生瓦斯涌出情况将是十分危险,煤矿企业应认真研究以往瓦斯涌出的情况,总结瓦斯涌出的规律,同时在工作中还应根据井下断层、地质构造以及采掘工作面来分析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2)瓦斯管理应突出重点。对于瓦斯含量较大的区域应加强管理,根据煤矿企业的管理经验,对瓦斯含量较高区域应制定科学的瓦斯管理和生产设备标准,还可以通过在回采工作中安装排风设备等,使瓦斯的浓度降低,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3.3重视灭火工作

首先,要加强井下防火管理及灭火管理工作。结合井下环境对通风结构进行适当性的改造,通过合理的通风设置来提升防火效率,并对井下通风压力进行有效控制,控制回风区域及采空区域内的压差,避免漏风现象出现,防止氧化升温;其次,要对防火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在巷道当中设置防火监控网络,以便预防井下险情;另外,在部分规模较大的煤层开采过程中,要及时关闭采空区。开采时,运用快闭和快采的方式,预防采空区域出现漏风。还可喷洒适量的阻化剂及岩粉,防止煤自燃。如果开采过程中出现自燃现象,要及时关闭采空区,并阻断供氧通道,防止火势蔓延,利用液态CO2灭火剂进行灭火作业,让火情得到有效控制。

3.4防治煤尘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尘防治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是为了实现较为理想的减尘效果,避免在矿井内出现较为明显的煤尘飞扬问题。可供选择的具体减尘手段有很多,比如水封爆破及预湿注水等,都能较好降低煤矿生产中煤尘的产生,避免其随意纷飞。此外,对于矿井内已存在的煤尘,则需采用水幕降尘等手段进行处理,这也是日常管理中降尘操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其能有效降低矿井内的煤尘含量,保障生产安全。有效排尘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可借助于通风设备进行处理。捕尘及阻尘在现阶段煤矿生产中同样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运用,且也能发挥一定的协助效果,有助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一通三防”安全体系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煤矿应加强对“一通三防”的管控工作。本文主要对煤矿“一通三防”安全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可以给煤矿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永甲.煤矿一通三防体系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7(04):11-12+15.

[2]张雄伟.关于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通三防”安全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18):112.

[3]朱金子.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评价系统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4.